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要闻播报

世博理念之社会篇:文明路上的砥砺前行

时间:2010-10-31 08:10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人会排队了。”不约而同地,韩国人金亨述和新加坡记者洪艺菁用这句话描述自己的“世博观感”。在后者的印象里,过去她看到的某些中国人,往往“一有缝就钻,还有一副‘你不会插队是你笨’的表情”。

  欣慰也好,尴尬也罢,在举办世博的六个月,排队现象的确折射出这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变迁。试运行第一天,20万人蜂拥而至顿使园区“狼狈不堪”;半年后这个数字长了4倍,却很少再有前推后搡、垃圾满地,唯见熙熙攘攘百万客流,拥挤却有序。

  数据亦可作证:随着世博的演进,上海城市文明指数已从第一次的78.95分跃升到第六次的91.08分。我们欣喜于蜕变本身,但仍有更深的期许:这种应考状态下的“每临大事有自觉”,能否化作持续长久的文明之源?

  法治的弘扬

  考察往昔的世博会,排队之于参观者,好似浑然天成——

  159年前的伦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写给父亲的信里,这样描述水晶宫里的三万人:“听不到一点喧闹声,看不到一个不轨的动作,活的人潮静悄悄地向前滚滚流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如同遥远的海涛。”

  40年前的大阪,三万人变成五六十万人。他们同样有序行进,只闻木屐声。到10年前的汉诺威,排队甚至成了艺术。彼时最热门的荷兰馆前,4000多德国人利用草地排成了“Ω”形,甚至是“@”形。

  “这是最不堪一击的队形,但他们却做到了。”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感叹。而在上海,人们能否适应世博会上必要而长久的排队,一度叫人忧虑。

  自年初起,世博会组织方就在多个场合“打预防针”,提示公众做好排队的心理准备;到世博会大幕拉开,排队的讨论仍在媒介源源不断。所以如此,既出于过往的耳濡目染,更因为这项内涵丰富的行为本身,就藏着深层次的价值指向。

  “从其本身来讲,排队是一个相对公正的程序。”学者葛剑雄说,“紧张的参观资源面前,排队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文化人梁文道则认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是否善于排队,根本上关乎这个社会的秩序与公义。这是一种法治精神,是衡量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尺度。

  由此便不难理解,他国世博会上缘何会出现美好的排队风景。在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看来,历史上的世博会不仅促进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工业化、现代化,也将有力推动主办国家尤其是举办城市的法治化和文明化。“世博会上弘扬的法治精神,应当影响城市未来。”

  而正是在一个个与排队相关的故事里,我们实践着尊崇秩序、追求公义、弘扬法治。

  犹记开园一个月,组织方在各场馆前竖下标牌,严禁工作人员利用“时间差”提前排队;并且联合参展方,对心存侥幸者果断逐离。组织方解释这般动真格的理由:“那样的行为侵犯了参观者的利益,对游客不公平。”

  当年届八旬的美学家李泽厚走近英国馆的绿色通道,也遭工作人员的礼貌阻拦。由于没有携带证件,他也无法享受便利待遇。纵然遗憾,老人却毫不生气:“这就是形式规范,他做得对。”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