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里加10月25日电(记者杨德洪)10月25日,上海世博会迎来立陶宛国家馆日。
提到立陶宛就不得不提到琥珀。想必参观过立陶宛国家馆的游客,即使没有仔细阅读入口展板上有关琥珀及琥珀贸易的文字,也绝不会忘记展馆拐角处商店里那些在售的精美琥珀制品。
立陶宛所处的波罗的海沿岸是世界琥珀的主产地,这里的琥珀品质上乘,被称为“波罗的海黄金”。有数据表明,波罗的海地区琥珀的产量占全世界琥珀总产量的90%。
据称,在20世纪之前,波罗的海沿岸的居民经常可在风暴过后的海边捡拾到琥珀,不过这样的场景如今几乎难以看到。据说,现在能找到琥珀的地方都被严格看守。
关于波罗的海地区的琥珀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女海神尤拉特爱上了一个面临死亡威胁的渔夫,并同他居住在波罗的海海底的一处琥珀城堡。雷神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摧毁了琥珀城堡,城堡的碎片和尤拉特的眼泪就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琥珀。
事实上,大多数波罗的海琥珀是由4000万年至5000万年前的松脂变成的。那时候陆地气温急剧上升,炎热导致波罗的海沿岸森林中的松树大量分泌黏稠的松脂。后来随着地质变迁,大片森林沉入海底,再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松脂硬化后的沉淀物就变成了琥珀。
琥珀虽然由被埋藏在地下的松脂演变而来,但也不能无限期“长眠”于地下。一家琥珀店的老板埃迪特·罗穆尔告诉记者,如果松脂在地下的埋藏时间超过8000万年,由松脂变成的琥珀就会发生炭化,变得面目全非。
波罗的海琥珀往往内含松针或昆虫,尤显珍贵。因为这种被称为虫珀的琥珀完全是巧合的产物:只有当昆虫被碰巧滴落的松脂完全包裹,又被埋藏于地下数千万年后,才能形成虫珀。
在立陶宛南部的海滨城市帕兰加,有波罗的海众多琥珀博物馆中最大的琥珀博物馆,馆内收藏了1.5万多件珍贵的虫珀,其中包括一块内含蜥蜴的珍稀虫珀。博物馆负责人罗卡斯·拉品斯卡斯说,目前全世界只发现3块含有蜥蜴的琥珀,帕兰加博物馆的馆藏蜥蜴虫珀经常到世界各地展出。
由于琥珀的价值所在,早在公元前3500年,波罗的海的琥珀就成为一种商品,被运往希腊和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的城市。公元前1600年,波罗的海沿岸居民还将琥珀当做货币使用。公元1世纪至3世纪,该地区形成了通往罗马帝国等地进行琥珀交易的“琥珀之路”,成为古老文明交流的通道。在罗马,“琥珀之路”还与“丝绸之路”相连,形成了将琥珀运往中国的线路。
在立陶宛,有数不清的琥珀加工厂和作坊,也因此造就了许多出色的工匠。他们既能打造出精美的琥珀饰品,还能用琥珀做成画、轮船、象棋等工艺品。漫步波罗的海各城市的街头,几乎随处可见经营琥珀制品的商店或小摊。“琥珀一条街”更是波罗的海很多城市的独特风景线,吸引游客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