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未来的一周属于青年。7天时间里,中外青年将欢聚在世博园,交流文化,切磋创意,探讨未来。
这是世博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周。《国际展览公约》第一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世博会是一种展示活动,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都在于教育大众。因此,世博会实质上是一次国民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共青团组织设立“青年周”这样一个仪式,就是要集中体现世博的青年属性,让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凸显。
青年周将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未来的良好契机,如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所言:“上海世博会,归根结底是人类为自己的下一代探索各种可能性的大聚会。”如果说,世博会上众多的主题日、主题周,展示的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的独有智慧和特色成就,那么,青年周展示的就是青年自身,及其所代表的未来的精神取向。
青年周的主要参与者——“80后”、“90后”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主体,他们在国家崛起、经济繁荣、思想开放、价值多元的环境中成长,经济迅猛发展,国力快速增强,文化包容开放,给予他们自信的底气、开阔的视野、国际化的眼光,也赋予他们新的责任与担当。
他们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迹,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全面融入世界的中国,是其成长的大背景。与改革开放前20年主要靠体制驱动改革不同,最近10年的中国,主要靠全方位对外开放,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实现变革和改良。我们以世界工厂的身份,分享全球化大蛋糕,以世界前所未有、年均接近10%的GDP增速,完成经济的腾飞;我们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声音和分量。
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员,中国不再是“世界”的被动参与者,而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共同引领者;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应对快速发展累积的矛盾和难题—经济模式转型,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利益分化,社会关系纷杂……所有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阵痛与麻烦,我们“概莫能外”。
这样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当代青年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社会责任。近年来,一场场自发的青年运动,也记录着“蚌中养珠”的历程:从抗议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到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的义愤填膺,从护卫奥运火炬传递到支援四川地震灾区,从“鸟巢一代”到世博会上的“小白菜”志愿者,当代青年的精神特质在砥砺中成长。
此时此刻,我们不妨将世博会看成世界送给中国青年的又一次机遇。它给予我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我们了解世界和人类的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作为融入世界的又一次演练,它将进一步锻造新一代青年所应有的时代精神。
这是自信开放的心态。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让我们在经济上底气十足。然而,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太长,大国国民的心态培育也格外艰难。健康的心态不是“外国月亮比中国圆”那样的自卑,不是“中国可以说不”的自傲,更不是自许“G2”、要拯救世界的狂妄。面对世界,崛起的中国亟须摆脱种种浮躁情绪,经得起批评,也经得住捧杀,平等从容地与世界相处。当代青年是弱国阴影最淡薄的一代,拥有更多像世博这样向全球智慧学习的机会,如果社会有共识,自信开放的大国国民心态完全可能在这一代开始养成。
这是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公民意识。现代公民社会,不只是公民权利的主张,更是公民义务、公民责任的担当。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志愿精神是建构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因子。它不仅在重大事件中彰显力量,也是现实矛盾冲突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抚慰和润滑;它代表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最适当的关系,折射着每个公民内心深处向善的光芒。它兼顾了社会的需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在承担民族责任的同时也完成了个人成长。世博会志愿者报名踊跃,总人数近8万的志愿者,承受着苛责的压力和被误解的委屈,也在“被需要”中感受幸福。我们有理由期待,奥运会上的“鸟巢一代”和世博会上的“小白菜”一起,正塑造着成熟的公民社会和崭新的青年特质。
这是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精神。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些优势,比如人口红利、低劳动力成本、环境资源等正在削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提高创新能力之外,别无选择。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方式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也迫在眉睫。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是当下中国最大的课题。完成这一转变,当代青年人责无旁贷。每一次世博都是人类创新智慧的大集合,我们对上海世博会的激励和启迪作用寄予厚望。
这也是匹配现代社会的文明素养。世博是承办国国民风采的展示,也是提高其文明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将在全球目光的注视下,完成文明的修练。世博会开幕后的两个月里,我们经历了试运营期间的混乱,目睹过世博园不懂尊重、不讲规则、不守秩序等不文明行为,感受着磨砺之后一点点的成长和进步。参观者相互约束,社会广泛讨论,媒体严厉监督,这都使世博园成为文明的演练场。我们寄望世博这样的“大场面”,培育出一代高素质的中国公民。
青年周让我们审视现实、观照未来。短暂的7天之后,将是漫长的暑期,更多的年轻人将涌进世博园,它将开启一个非凡之夏,也将在学习、碰撞和历练中,影响中国的青年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