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3日电 题:世博会搭建中国“公共外交”新舞台
记者宫一栋、季明、缪晓娟
到哪里去认识中国、认识世界?从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或许就是上海世博会——一个中国与世界共同搭建的“公共外交”新舞台。
从2001年起,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退休教师周康乐和妻子窦祖文,在自己的家中已经接待了5000多名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游客和研修团,最近,老两口又专门添置了一套新沙发,准备接待因世博会而来的外国友人。周康乐说,“我们虽然是普通市民,但我们的形象就代表着上海人民的形象。”
“公共外交”由美国学者提出,指的是从各种角度表达本国国情,说明国家的政策,表现本国文化,介绍外国公众对本国有兴趣之处,其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民众三个层次,是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延伸。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说:“每一个市民用心直接参与世博会,就是一种公共外交行为。”
作为世博会语言类志愿者之一,同济大学德语系三年级学生李昇欣对跨文化交流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一个好的翻译要能够让两个原本可能会争得面红耳赤的人变得心平气和。翻译不是被动的传声筒,他在沟通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要通过我的讲解,让客人们增加对中国的感性认识。”
48岁的上海出租车司机叶平,亲眼目睹着这座城市申办世博成功以来大刀阔斧的新建与改造。他说:“今后上海不再仅仅有一个东方明珠,还有上海人的热情与气度。”
除了普通民众,作为公共外交另一个主体的民间机构也在世博会上积极与国外同行开展合作。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就与美国环保协会共同发起了“绿色出行看世博”活动,并发行了全球第一张低碳交通卡,每个持卡人将通过绿色出行基金为世博会减少1吨碳排放。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说:“民间机构的参与,增加了一种新的管道,能够对信息反馈起到有利的作用。世博会推动了民间机构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双赢的结果。”
同飞是一名身居上海的加拿大人。2007年,当他从蒙特利尔来到中国发展的时候,他身为建筑师的父亲大为不解:“你为什么要去中国?”三年后,同飞身边的亲友异口同声地说:“你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是同飞亲身感受到的西方对中国认可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同飞,准备留在上海,在金融行业找一份工作:“世博会对我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我可以从上海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收获。”
在上海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云集了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在这里,一次与外国朋友的交流对话,一部来自外国的影片,都可以成为一场小小的公共外交,每天密集地在上海世博园里上演。
观察家认为,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人展开公共外交的绝佳机遇,可以帮助世界充分全面了解中国,让中国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同时也让中国人更好地认识世界。
亲身参与世博之后,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观感悄然发生变化。此前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荷兰人范德海登,一直认为中国人做事也许就是整齐划一、缺乏创造性的,此次为世博会荷兰馆提供餐饮服务的机会让他第一次与中国人合作共事,“我发现过去的我是多么浅薄,中国人远比想象中更为丰富而充满个性”。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说,上海世博会具有发挥公共外交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个具有上百年传统的品牌,世博会是世界金融危机时期的振奋剂,更重要的是,中国因素成为了此次世博会的特殊符号。
他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成了世界舞台的一个重要角色。‘到中国去!’或观赏风景,或品味文化,或寻找潜在商机,‘去中国旅游’无疑是参加世博会的一项重要理由。”
而这种路径也并非单向和被动的,更需要中国积极走出去。蔡建国说:“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向世界说明中国,这尤其依赖于通畅的公共传播渠道。”
在这次世博会上,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出版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的《世博周刊》,并整合了具有10个语种、日均浏览量5000多万的中国网和其他5种对外刊物的资源,进行立体和集团化作战。
“我们会更明白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既不会盲目地自以为是,又不会消极地贬低自己;同时增强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赵启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