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来临,上海的千家万户又响起了空调运转的声音,人们变得越来越离不开这台机器,城市似乎也陷入了某种 “恶性循环”:空调开得越多,向户外散发的热气就越多,而城市的温度也变得更高,人们也就更依赖空调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还是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
世博园内应对高温所进行的种种降温措施,做出了不一样的探索:避暑未必要足不出户。随着科技的进步,营造一片清凉的公共空间,不仅能使人走出空调房的禁锢、为城市节能减排,更使人触摸到城市管理者从细节着手的人文关怀。
喷雾拓展避暑方式
这几天,一场具有浓浓怀旧味的“老上海弄堂风情夜市”活动正在豫园上演,世博园内备受好评的喷雾降温装置首次走出园区,在这里登场。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吃冰棍,围坐葡萄架下赏评弹,享受习习凉意。如此放松舒适的场景,令许多老年市民大呼“久违了”,也令许多年轻人享受“乘风凉”的乐趣。倘若说当初弄堂门口乘风凉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如今这样的相聚更得益于高科技提供的便利。
始于世博会,这一装置开始为市民所熟知。在世博园内,它出现在世博轴、高架步道和40余个热门场馆的排队区域,降温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它不仅降温效果明显,在耗电量上也有优势,同样区域内的耗电量仅为风扇的50%—75%左右。烈日下观博走得累了,到喷雾降温装置下避暑,喷出的细细雾水吹面不湿,让人感到清凉舒适。
水雾在汽化时吸收环境空气热量,从而达到使周边凉爽的效果。同样用这种方式降温的还有世界气象馆。4100个喷嘴都安装在气象馆的幕墙上,通过3台定制机组产生高压,将水以92.9米/秒的速度输送到喷嘴,水在高压下撞击喷嘴的撞针后喷射出去,产生直径仅为4微米的水珠,最后在风扇的作用下喷到空气中。据悉,目前这样的喷雾降温幅度一般在5—6摄氏度左右,最大降温幅度可达14摄氏度。
“使用空调时,不得不受禁锢之苦。”在“风情夜市”里边走边逛,市民马先生觉得喷雾降温装置的出现,大大拓展了避暑的空间,“这样的科技手段,让人得以重获自由的纳凉方式。”
共享夏日阴凉空间
运用高科技改变一片公共空间的温度,能吸引更多市民走出空调房。从环保的角度来说,此举更为低碳节能,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则能为许多不能负担电器和电费的人们开辟了一处阴凉。在世博会马德里案例馆,一株仿照马德里巴耶卡斯区生态大道上的 “人空科技树”就显示了这样一种关怀。
直径达12米的空气树就好像一个设定好的自动机器人,能根据阳光照射的强度而改变外部形状。空气树内部的一系列小型叶轮发电机和一个大型风扇,能使建筑构造内部的温度比室外低8—10摄氏度。空气树的内部还设有先进的视听放映系统。这样的空气树,并不树立在地标建筑或是繁华商业街,而是树立在马德里普通的住宅小区。炎炎夏日,不管收入高低,人们都可以免费来到这个清凉小天地,一边收看露天电影一边聊天。在这里,凉爽不是一种需要出钱才能购买得到的服务,而是每个市民都能共享的夏日之乐。
同样在世博园里,国家电网馆也用硬邦邦的建筑表达了温柔。建筑所采用的“建筑自遮阳”做法,利用建筑架空,形成建筑自有的遮阳区,为周边空间制造一块乘凉之所。同时,建筑所引入的“穿堂风”、密集金属薄片“散热”等措施,使国家电网馆的等候区比外部凉快5°C左右。甚至还不用进馆,普通的走过路过者就已经领会了设计者设身处地的考虑。
规划传递关怀善意
夏日酷暑,对进入一座城市的人来说,他能很直观地触摸到城市规划者的用心:是否考虑过为烈日下等车、等红灯的行人提供遮蔽?是否考虑过为低收入者提供避暑去处?是否能在寸土寸金的空间里为纳凉者留出一块空地?想要打造一片阴凉的公共空间,除了要克服科技上的难题,更贵乎一颗“以人为本”的心。
巴塞罗那案例馆告诉我们,在巴城规划新城之初,就做了严格规定:每个社区都要有专门的绿地和休闲场所供人们使用,场地不大却都有树阴有草坪,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到这里避暑聊天。而我们的邻居,来自周庄和苏州的案例也重新提及古人的智慧:江南小镇里司空见惯的连接河道和居住区的廊棚,时至今日,依旧为行走者提供着遮阳休憩的场所。
今夏杭州、广州等城市已经在交通站点安装了喷雾降温系统。申城的部分社区和高校,也将成为造雾设备的第一批受益者。而在浦东,路口新设的遮阳伞则为协管员和路人提供了阴凉。城市建筑和公共设施在这方面所表达的善意和关心,能让来这座城市的人感到一种欢迎的姿态。毕竟有时,清凉不仅仅在于皮肤的感受,更在于内心的恬静和满足。(沈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