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世博:不是中国人喧哗 我们懂守秩序

时间:2010-09-07 11:0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9月5日消息,台湾《旺报》9月5日的“台湾人看大陆”栏目刊登了《体验上海世博,改变刻板印象》一文,此文通过一个在上海的台湾人的所见,真实展现了一个普通台湾民众对大陆世博的不同角度解读。

  全文如下:

  我这个人向来没有耐心,说到排队,还一排4个小时,遇见的长长人龙大概有上万之众,真的差点在大太阳底下晕倒。

  由于本人怕热又怕晒,当初规划时特地看了气象预报,确认多云也有午后雷阵雨,就抽空花了一天时间去看上海世博会。刚到了现场,虽然阴沉的天空会有间歇小雨,过后却连点风也没有,还是闷得让人汗流浃背。

  大陆人懂得守秩序

  站在镜头前的人龙,排了超过4个小时以上,好几万人聚集的队伍之上,气氛有些烦躁,耐心十足的游客毫不犹豫地等待着自己入内的机会。

  从瑞士馆(网上瑞士馆)往外瞧,德国馆(网上德国馆)真的比较受欢迎,没有网络传闻中乱丢垃圾的农民工,也没有想象里缺乏公德心的参观者,秩序看来相当良好,地面更是出乎意料地干净。

  我们是迷失的一代,宁可相信谣言,都不愿去看看真相;计划自己的未来,或者挑个放假日去看看新颖的世界博览会,不必飞去巴黎、伦敦,这里就有欧洲的气息,只是刚刚下了阵小雨,但还是浇不息人们排队的热情。

  排队时,个人主义或者区域论调,看来什么都不是。

  中国大陆年轻人不想要西方对抗东方、东方对抗西方这样的东西,排队的文化,可能整体来说,看似漫长而愚蠢,实际上使人相信:中国人是懂得遵守秩序的。

  要想真正了解某些真实情况,就必须到那个地方,并且学习去认识那里的人们。

  连喘息都震耳欲聋

  个人觉得德国馆比法国馆(网上法国馆)更为精彩,但是同样大排长龙的参观者,似乎也热爱这个充斥着高档奢侈品气息的展览馆。

  法国展馆的外观,使我相信:法国人在21世纪,真的少了点艺术感,都变得庸俗了。不过,川流不息的人潮,还是以一种列队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就连波兰馆(网上波兰馆)也一样。

  中国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与西方不同,不是我们喜欢大声喧哗,而是人已经多得连喘息的声音都显得震耳欲聋。

  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中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雄厚实力。

  为了等待能够拍照的时刻,不得不等待人潮散去。在漫长的等待中,我心底有些什么感慨,忽然被人群所唤醒。

  望着站在镜头前不愿放弃排队的人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忠实地记录,在这样没有半点修饰的镜头里,能看到那些都市中鲜有流露的脆弱、烦躁、忧郁、欢乐和愤怒。

  在这里,东方群体为基础的人龙,一点也不神秘,他们正在对不同文化展开探索,由蜿蜒的队形开始。

  逛完了英国馆(网上英国馆),荷兰馆的外观,感觉就俗气多了。不过,中国就是人多,即便这座像花朵还是王冠的建筑物没有太多特色,排队的长龙依然很吓人。

  看不完的不是展览馆,而是中国人。

  比想象中的更发达

  这段旅程让我对世博会有何认识?整个旅程都很有趣,排队很累。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中国。对我来说,亲自到世博会现场去看看,并且去感受中国大陆与世界接轨后的差异,是很有趣的经历。

  中国大陆要比想象中发达得多,在发展上至少超越了既定的思维。令我惊讶的是人们,并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而是那种走进人潮中,发现自己被不同腔调的陌生游客所环绕,身边的一切都那么先进,而且充满了崭新的变革。

  是的,即使是结识了这里的年轻人,了解了人们的想法,甚至知道了他们喜爱怎样的表达方式,而自己所看到的,仍然仅仅是具象的、而非整体的中国。

  对于世博会的刻板印象,多数来自于传闻,当然眼界狭隘者,也可能会被这样多的人潮而吓坏,或者到现在也还没有明白身处于人群中间的恐惧。

  如何能理解世博会展览的意义,并找到完美的沟通方式,让彼此毫无障碍地完成思维的碰撞和来自内心的交流,以及重新审视人们对于世界的好奇,也许这样的思考,在我的心中永远都不会停止。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