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游客在震旦馆的红山文化C字龙雕塑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7月13日,周炳鑫展示他从小佩戴在身上的玉。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6月27日,游客在震旦馆参观由全息成像技术再现的玉器三维图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走进震旦馆,犹如走进了一个玉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来自河南古城安阳的22岁“玉迷”周炳鑫在参观世博园震旦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从小痴迷古玩玉器,周炳鑫对玉文化的了解程度远远超出很多同龄人,至今已经收藏了五六十件玉器,其中还有一件价值颇高的明代镂空玉佩。尽管如此,震旦馆里2.5吨的玉山子、用全息成像技术再现的珍品玉器、价值数百万元的甚至能用手触摸的和田白玉籽料,都让周炳鑫感到深深震撼:“无尽的创造,巧夺天工的工艺,玉石带给我的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震旦馆位于世博园的浦西区,是上海世博会唯一用中华玉文化来阐述世博主题的企业馆。震旦馆的灵感来自孔子“玉有十一德”的阐述,后人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八千年的中华玉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系统,集思想、生活和器物三位一体。震旦馆以“中华玉文化、城市新风格”为主题,展示中华玉文化与城市生活的美好关系,以玉文化演绎城市文明的秩序与和谐,传达城市发展的人文基因。
“秩序与和谐,创意与梦想是中华玉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未来城市的期盼。”震旦馆墙上关于“城市梦想”的解读让周炳鑫驻足回味了很久。对于人与城市的关系,周炳鑫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内心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喧嚣繁华的城市让人变得冷漠,甚至连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互不相识。古人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并非说不要摘下玉来,而是不要抛弃玉所代表的品德情操,不要远离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信任。”
周炳鑫理想中的城市,是一个动静相宜的地方,动感十足但也温情脉脉,人们亲和而友善。他希望当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时,能回到书房之中,体会玉石带来的安宁和踏实,在高楼之上,依然能看到瓦蓝色的夜空和满天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