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的伦敦,2010年的上海,跨越3个世纪,世博会历经一个个“驿站”,薪火相传。
承前启后,上海能否成为传承世博精神的重要“驿站”?上海又为世博留下什么样的DNA?
伦敦是世博会的“始发站”,1851年气势恢弘的世界博览会在伦敦登场,从此人类文明进程一直与世博相伴。问第一次来上海的伦敦市副市长巴恩斯对上海的印象,他说,上海有很美的天际线。
伦敦人的眼光独特而耐人寻味。天际线,是一个城市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起点。
和平:人类共存的“天际线”
伦敦是世博会“第一站”,159年过去了,世博会究竟给伦敦留下了什么?在世博英国馆小会议厅里,巴恩斯道出了他的感受,每一次世博会都伴随着科技进步,工业革命使皮尔金顿的优质玻璃层出不穷,所以有了第一次世博会的“水晶宫”,那时,蒸汽机、工业缝纫机也都闪亮登场。说到这里,巴恩斯话锋一转,“你知道吗?伦敦世博会为当时的世界赢得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
和平,这是城市最为深远的“天际线”,为人类谋福祉,世博因而有旺盛的生命力。
关注和平、关心未来,上海世博会不但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全力参与,而且各国都拿出最值得骄傲的科技成就、文化精粹和特色资源,和平发展消除了世博会的参展方在地域上的距离感和心灵隔膜。“波兰的微笑”成为波兰招牌;“和谐城市”使德国更加“通俗”;而“塞内加尔,好客之邦”这样的大白话也袒露了非洲人民爱好和平的心声。和平为科技创新腾出空间。
自信:延伸心中的“天际线”
世博的“上一站”在日本爱知,5年前,爱知世博会以“自然的睿智”赢得世界的喝彩。上海世博举办“爱知周”时,记者问爱知县知事神田秋男,世博会给爱知留下了什么?他毫不迟疑地答道:爱知世博,最大的成果是增加了人民的自信心。
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这是世博150多年历史中被一代代传承的精神感召。7月的一个晚上,北外滩,记者登上西班牙仿造17世纪环球航行的货轮“安达路西亚”,30多位西班牙年轻人用3个多月时间,从西班牙塞维利亚起航,完全依靠风帆的动力,战胜艰难险阻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赶在世博期间来到上海。在漆黑夜空下,我问一位水手,一路走来,遇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怕不怕?他说,红海就有索马里海盗出没,怎么不怕?!但我们必须沿着前辈足迹来上海,参加世博,这个信念我们从不曾动摇。夜色下水手的侧影刚毅无比。自信给了现在的人们走向未来新大陆“天际线”的勇气,他们义无反顾。
年初遭遇7.8级地震的海地也没有退缩,海地贸工部长说,尽管现在海地形势仍然严峻,但我们不能在地震中趴下,在世博会这个向全世界亮相的大舞台上,海地绝不留下弱者形象。
不到世博,你难以知晓,地球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每平方公里仅有0.3人的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但世界26%的钻石出自那片广袤大地。他们同样自信满满地来到上海世博会,表达与世界各国扩大经济合作的意愿。
世博培育了人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159年世博“血脉相传”的正是这种坚毅无畏的心志,它使各国人民挺起脊梁,应对各种挑战,面不改色。
大爱:超越时空的“天际线”
米兰是世博会的“下一站”,6月,在“米兰周”推广活动中,意大利第一位米其林三星大师马尔科西,在意大利馆演示做意大利米饭时说了一句朴实而极富哲理的话:世上什么饭最好吃?是母亲做的饭,因为她是用“爱”来做饭的。正因为心中有爱,所以85岁高龄的他,依然远渡重洋,用自己的“绝活”展示国家精粹。
大爱无疆,世博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众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们集聚在一个“屋檐”下,和平、和睦、和谐,“和而不同”的境界超越时空。
因为大爱,各路体育明星、影视明星也纷纷亮相世博园区:姚明带着汶川、玉树受灾地区的孩子来看世博,他说,让这些饱受苦难的孩子欣赏世博的精彩,这是最令他开心的事;濮存昕来了,他带领因艾滋病致孤致残的孩子观看“魔盒”国家电网馆,孩子们睁大眼睛,凝神思索,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的无穷魅力;耄耋之年的艺术前辈李光羲、德德玛、李谷一在世博文化中心放声高唱红歌,余音缭梁,为的是延续革命传统。青年艺人也毫不懈怠,夏雨率大学生志愿者在联合国馆前,一丝不苟地为环保事业做爱心“快闪”;周迅不仅为环保巨片《家园》中文版旁白配音,且多次来到世博向观众宣传,“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7月底,一群来自安徽山区的孩子来到世博,在参观台湾馆前,新闻评论家曹景行问孩子们将来都准备干什么?孩子众说纷纭,有的想当飞行员,还有说要做老师,独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却生生地说,我长大了,还要来上海。
其实,上海,在这些贫困山区孩子眼中,并非只是“物化”的城市,它是一个理想的符号,寄托着孩子对未来、对世界的无限憧憬。上海世博会,已然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一座理想的“精神家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些令人难忘的“镜头”会成为世博留给世人隽永的“背影”,它就是我们追寻的“天际线”。(陈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