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时评

徐匡迪:发挥物联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时间:2010-11-01 15:2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10月31日电 (记者 贺霞)今天下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平行分论坛在上海举行,徐匡迪的演讲题目是:发挥物联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发言全文整理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这次要讲的是如何巧妙地管理城市,也就是如何发挥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的城市化进展世人瞩目,西方国家用了一两百年的时间使城市人口从总人口的20%增加到50%左右。我们则是用了最近三十年的时间,使城市人口从22%增加到去年的46.7%。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的人口要达到8.4亿,而农村人口则从现在的7.8亿要减少到6.3亿。当然这里面有自然增长的因素,也有转移的因素。

  麦肯锡公司做了一个预测,这个标题挺吓人——《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其实没有那么多,大概城市人口只有7到8亿。这里面有个非常大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向巨型城市化发展。现在一千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可以说是巨型城市,这样的城市中国有两个,北京和上海。到2025年,中国估计会有八个巨大的城市,也就是再增加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这样的话不光是沿海,而且中西部都有巨型的城市,而且大型城市也会不断地增加。

  所以城市化带来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世界性的大城市都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能源供求的分布差距。人很集中,大家用的时候都用,不用的时候都不用,那么电网如何来平衡这样的需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物流的效率如何提高?因为城市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同时它又产生大量的东西要运出去。

  还有,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如何进行智能的医疗模式?最后一个就是城市里有大量的建筑,如何节能?

  上述问题的解决,首先要从城市规划入手,从建筑、建设入手,同时也要从管理入手。在管理方面使用物联网,可以从技术层面缓解这些问题。

  物联网是一个渐进的概念,最早它是射频识别器,它像条形码一样的一个芯片,可以识别这个物品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可以说信息产业Internet是把虚拟世界联系在一起,而物联网就是物理的联系,物理世界的信息能够连接起来。

  根据美国一家公司的统计,到2009年光射频识别器的销售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沃尔玛在全球有上万个供应商,他们都在使用射频识别器RFID。这个设备放在货物上,可以节省成倍84亿美元,因为这有利于降低库存、增加销售、降低人力消耗等等。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发电和用电是不匹配的。电厂的能力必须满足高峰时的用电,而高峰用电往往不是平均的负荷。2009年,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要斥资34亿美元用以发展智能电网。有了智能电网以后,我们现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才能上网,不然这些不稳定的能源是没有办法上网的。

  同时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也可以发挥作用,欧盟国家认为,利用这个技术可以提升交通的效率17%。现在要去停车,需要扯一张条子,回去的时候再送进去打一下。运用了物联网后,只要车子停在这里,车里就有射频识别器,这里马上就知道这是谁的车停在这里,你的银行帐号是多少,向你收费,很简单。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用在运动的车上。如果我们提前0.5秒告诉你前面的车要刹车了,就可以减少50%的撞击能量。交通拥堵造成的GDP的损失是1.5%到4%,因为车堵在那里,发动机还在运转。在美国来说,相当于48个超大型油轮装载的油损失掉,折合780亿美元。斯德哥尔摩采用了这样的装置以后,降低路口交通的流量,同时减少尾气的排放。

  刚才我说了,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非常的重要,沃尔玛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GDP里面中国物流成本占18%。中国有一个好的例子,中远物流公司采用信息化管理以后,在全球的管理分中心从100减少到40个,成本下降23%。

  物联网在医疗方面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每个人看病都有一个记录,以后都用电子记录。当然这个电子记录不可能带一个计算器,你只需带着一个卡,医生把卡插上去就知道你过去看病的情况。美国准备十年内大多数人都拥有这样的医疗物联卡,这样可以使宽带使用率大大提高。

  我国城镇化引起的建筑面积增加是很惊人的,我们从2005年到2010年增加了1倍城市建筑的建筑面积,而未来到2030年,我们的城市的建筑面积还要增加300亿平方米,现在总共只有160、170亿平方米,也就是未来可能要再造一个中国。

  下面看四个小例子,最左边这个是清华学堂,它的能耗是每个平方米一年34度电。而1995年北京的一个办公楼,能耗是113度电。上海的金茂大厦,每平方米的能耗是215度电。美国的UPENN中心办公楼,356度电。也就是说我们很多建筑师的注意力只注意到外观的美丽,而没有注意到能源,没有考虑到绿色可持续发展,这在工程界是必须要改变的问题。

  像上海这个设计,当时非常满意,因为它是芝加哥的SOM公司设计,非常漂亮,八个角,有中国元素,又是现代化的建筑,但是能耗很大。

  物联网在建筑能耗当中应用以后,可以减少能耗30%。日本在很多的CBD地区的建筑里面用了大量的物联网的传感器,控制节约能30%。我们国家的建筑能耗比较高,因此这个技术非常重要。

  这里材料中还可以看到一个节能建筑,地震以后重建的时候采用的节能材料和节能设计,可以节省能量,和传统的砖石木结构比,节省能量60%。

  谢谢大家。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