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时评

美教授格罗斯:上海世博在领导力上树立典范

时间:2010-11-01 15: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31日举行,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戴维格罗斯教授,在全体大会上发表题为《科学与城市》演讲 。部分摘要如下:

  首先我要感谢东道主举行了如此精彩的世博会,举办了这样一个精彩的论坛,同时邀请我在这里作全会的演讲,所谈到的是科学与城市的关系,科学与技术以及城市是相互关联的,这是现在的科学与技术,也是见证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城市,也实现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希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知道科学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作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他说,现代化的历史其实追根溯源是科学进步的一段历史,科学的发现以及技术的发明创造带来了新的文明、现代工业,同时也带来了国家的兴和衰,我也是坚定的相信,科学是终极革命。温总理的这段演讲也得到奥巴马总统的认同,他曾经说过,科学对于我们的繁荣、我们的安全、我们的健康以及我们的环境,还有我们的生活品质,比以往过去都尤为重要。

  科学和世界博览会也是密切联系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1851年举行的,当时是在伦敦的水晶宫举行的,当时叫做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展示了当时的科学进步和成果,以及当时的技术,而这些科学技术带来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在1851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了计算机革命,而这个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一个展品就是提花织机,它通过打空卡来控制梭机,而这个系统也是得到了IBM在计算机上的发明应用。

  11年以后,在1862年的伦敦博览会上,查尔斯巴贝奇向全世界展示了他的分析仪,它是一个机械设备,是计算机的一个雏形。100年以后,我们从这些先驱当中发明了计算机,当然这是在20世纪,我们有了现代的计算机,我们当时需要的就是最基本的基础科学研究和进展,要去充分了解到相应的电子原材料,了解到晶体管,就是在这些知识了解之上,我们发明了计算机。而后来,我们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以及现代的芯片,我们也是改变了量子物理的发展,了解了金属和半导体的原子结构。

  在第二届世博会上,在纽约的“水晶宫”,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安全的电梯,它能够防止轿箱的降落,即便是钢丝全部断裂也能保证轿箱的不降落,这个技术立刻得到了推广,在城市得到了应用,在纽约得到了应用,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城市,如果没有这样的电梯和升降机,我们很难想象上海这些叹为观止的摩天大楼以及全世界的世界中心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在19世纪,这些中心的诞生也带来了污染,当时的污染是来自于马粪,当时人们用马车来运货运人。而事实上在1894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位作家预计到,在50年以后,伦敦的每一条大街都会被9英尺的马粪覆盖。而在纽约,在1900年的纽约,那个时候人口只有10万人,在中国看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村落而已,而就这样一个城市里,产生了100万公斤的马粪,就是每天产生的马粪量。这个是1900年的环境危机,当然这个问题也是通过技术的革新能够解决,所以我们又出现了汽车。汽车的出现是解决了马粪的污染,此外又出现了公众的轨道交通,但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带来了新污染,就是交通大堵塞以及对大气的污染。

  生物医学以及生命科学,同时也是为城市中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这些城市里面人口密度非常高,如果大家对于疾病的本质不了解,对于疫苗的发展不了解,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新的药物发明和研制,以及新的医学技术发明的话,那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在一个地方人类高密度的集聚和居住。在此之前,十万级人口的城市由于瘟疫以及其他疾病导致人们逃离,现在这些药品了解生命、了解疾病的根源,它们的出现使得人类的寿命在过去的200年当中翻了一番。但是这样一种进展也带来了自身的独特污染,我们看到全世界人口出现了急剧增长,只是到最近几年才出现了减缓。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归功于中国政府非常具有愿景的、英明的决策,也就是控制了人口众多国家的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也导致了能源需求量的增长,它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前面中已经多次提到。我相信,科学和技术是能够带来一些帮助的,也必须帮助我们。我们已经有新的技术,而这些新技术也是建立在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包括纳米技术,它能够使得我们在原子层面上来控制太阳能,这些例子数不胜数。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是出色地展现了未来可预见的一些新技术,我们也相信,这些新的技术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面临的问题。

  但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在追求完美和完善、解决问题当中所衍生出来的技术都是过去的技术产生的产品,如果我们要研究未来、明天的技术,我们就必须继续进行研究开发。撒切尔夫人说过,基础科学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它们是完全难以预测的。所以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用短期结果进行衡量。

  科学研究最伟大的经济效益总是体现在基础的知识进步之上。晶体管不是被我们的娱乐行业所发现的,而核能也不是由石油公司来发明的。如果我们希望产生真正的科学技术,我们必须要去进行基础科学研究,这是不可替代的。科学就像是一棵树,它的根基就是基础科学,而在枝杈上结出的硕果就是我们的技术创新,而这些技术创新是我们在对自然界更多了解基础之上才能做到的,如果过度强调基础科学,我们就不会得到一棵健康的树,如果我们忽略了基础科学的话,我们的树枝也不会长的非常健壮。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和谐的树,实现一个健康的平衡。但是鼓励基础科学发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基础科学为我们人类精神带来了精神食粮。作为一个地球上的物种,我们受到好奇心的驱使,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了解和控制现实的世界。

  基础科学的进步,为我们这样一个追求、了解、探索自然界的好奇心,能够帮助我们去进行探索,去探索整个宇宙的历史,了解到粒子,了解到我们生命的结构。所以科学带来了新的知识,为我们带来了人类的精神食粮,孕育了新的技术,这样一来,能够为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但是在面临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如果说得到支持的话,我们一定会带来创新的科学技术,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但是真实的挑战,而不在于科学家,而是在于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我们的政府。所以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在这些方面都是一个行外者,我可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想说的是,我们最终必须要建立一个经济和政治的体制,而这个体制不能够建立在无限的不可持续性的消费和增长模式基础之上,特别是我们自己这些发达国家。

  最后,我们必须要实现一个全球的治理,建立全球政府。20世纪科学界最伟大的英雄爱因斯坦,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曾经说过,全球现有的主权国家的体制只能带来粗暴、野蛮、战争和非人性,只有全球法律和规则才能带领我们向前,实现文明、和平和真正的人性。爱因斯坦勇敢的迎接了核武器以及核威胁这样的挑战,而这个挑战仍然存在。但我们还遇到另外一个挑战,那就是环境的灾难,而这个问题甚至比核威胁更加严重,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问题,要解决它就必须所有国家共同努力,而最终在我看来,必须要建立一个全球的政府,我也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这一点,而不能再拖延了。

  我们还需要一些东西,除了这两个目标以外,就是我们的领导力和愿景,这个资源非常匮乏。但是再一次来到中国,我感到非常好,因为中国为我们在领导力和愿景方面设立了一个典范,它所取得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成就,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而这样一个精彩的世博会,将成为典范,让我们感到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谢谢各位。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