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时评

世博推动上海节能法规建设 体现“替代”理念

时间:2010-09-20 14:36   来源:东方网

  从“循环”到“替代”的进步,“替代”涵盖着“循环”,又不停留于“循环”。我们说的“替代”,“不是降低生活标准,而是一种投入”,“一种新领域的开掘” 本月1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引起了笔者的几点感悟。

  “替代”是“循环”的发展

  地球上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如今正变得越来越稀缺,同时,因化石能源大量使用而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气候变暖,引起“地球村”日益不安宁。于是,节能成为全世界认同的行动口号。

  对于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人们初始提出的是“循环”理念,源自德国,所谓“3R”,即生产链起端资源投入“减量化”(Reduce),生产过程中不断“再利用”(Re-use),生产末端的废物则“循环利用”(Recycle)。德国等先后制定了循环经济法,我国也有《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对化石能源等“物尽其用”。而更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地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中这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通过、2007年修订)、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1997年)等;上海制定了地方法规《上海市节能条例》(1998年通过,2009年修订),现在又通过了《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其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刚通过的《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体现了人们的理念、制定法规的法意,从“循环”到“替代”的进步,“替代”涵盖着“循环”,又不停留于“循环”。

  “替代”是“一种新领域的开掘”

  有人以为,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少用汽车、多用自行车,少用电灯、多用自然光,少用空调、多用自然风……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说的“替代”,“不是降低生活标准,而是一种投入”,“一种新领域的开掘”。《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中有一个关键条款,规定以后“新建有热水系统设计要求的公共建筑或者6层以下住宅,建设单位应当统一设计并安装符合相关标准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请注意:法律法规中的“应当”,就是“必须”,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也就是说,今后公共建筑的建设者、住宅开发商将被法律要求增加“节能”投入,要依法做好“替代”煤电的太阳能供热系统配置。《条例》还规定,“新建以及实施节能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竣工验收后一年内”,要做“能效测评”,并在“显著位置张贴”能效测评标识。《条例》对建筑节能所需要的“围护结构”、“用能设备”、“施工图审查”、“建设单位责任”、“监理责任”、“材料抽检”、“可再生能源系统保护”等,也都有明确的法规要求。

  在节能法规的调研时,我们注意到,我国的建筑节能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距离,比如,建筑墙体的外围护结构中约50毫米厚的膨胀聚苯保温涂层、塑钢框中空玻璃窗、高智能照明调控技术等,我们的建筑并未普遍采用,因为这些都会增加工程造价;没有法规约束,开发商难以“自觉”增加投入。其实,节能材料、手段和技术的运用,虽增加了一时的投入,但从长远看,对住户、用户是有利的,能耗费用将可减少,最重要适应了低碳要求。

  以太阳能供热系统为例,据相关技术专家说,约100平方米一套的住宅不过多投入2000多元。

  制度设计与各方依法支持

  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一个“扶植新事物”的过程。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过程,还是制度设计与各方依法支持的过程。

  新能源替代需要资金扶植,这来自各方出资。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成本目前比煤、油、天然气发电高许多,据专业部门提供的数据,风能(上海地区上国家电网价)每度电为0.61元,天然气为0.63元(生产成本还略高些),而煤电为0.45元(上电网价),太阳能光伏电(上海地区上电网价)为3.5元(西北地区为1.18元)。新能源上电网需要国家和相关单位补贴,为此法规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当在节能专项资金中安排”。

  法规提出支持能够有效节能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因为缺少固定资产抵押物,常常难以筹集到贷款,有碍于业务的开展。法规规定,“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合同能源管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并为这类企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还鼓励社会资金“以合同能源方式投资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

  我国已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向世界承诺,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这相当于15年间,全社会单元生产和生活耗能降低一半。这给每个单位和每个公民都传递了节能的压力。由此,人人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员、上海市社科院特聘研究员)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