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明金维闫帅南)爱尔兰,地处西欧;中国,远在亚洲东端。相距万里,并不妨碍两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政治、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友好合作。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李军13日在北京宣布,应爱沙尼亚、黑山、爱尔兰和伊朗四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将于9月下旬对上述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在李长春出访前,爱尔兰驻华大使戴克澜15日在北京接受了新华网独家专访。他说,爱中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有效地推动了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
“我们两国之间的高层互访非常频繁,在我本人的这几年任期内,爱尔兰总理(包括前任总理和现任总理)曾经两次访问中国,他们来的时候都带来了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爱中两国之间在贸易和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戴克澜说。
现年58岁的戴克澜是爱尔兰资深外交官,在2004年出任爱尔兰驻华大使之前,曾在美国以及联合国和欧盟总部工作。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大使阁下,我们很多网友都很好奇,您虽然不是中国人,为什么您有这么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这个名字是谁为您取的?
戴克澜:首先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新华网(中文)。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这个名字是以前使馆的一个同事给我起的,是很好听的中国名字,这个名字我用了这么多年,自己也很很喜欢。可以说,我现在把所有姓戴的中国人都当成我的兄弟姐妹。
主持人:刚才您用流利的中文问好,您和您的家人学过汉语吗?
戴克澜:我是在北京学习中文的,我也参加过一些中文课。目前我的中文水平还需要提高,我希望以后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我的中文,这也是我希望在华任职期间能够继续做的事情。
主持人:提到汉语学习。今年四月份爱尔兰首家孔子学院已经揭牌成立,学习汉语对爱尔兰学生而言是否对就业有帮助呢?爱尔兰对汉语人才的需求情况怎么样?
戴克澜:现在爱尔兰的孔子学院有两家,这两家孔子学院在爱尔兰可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现在有很多爱尔兰人在学习中文,很多爱尔兰大学也设置了中文课程,也有不少爱尔兰留学生来到北京或中国其他城市学习中文。
目前,中文是爱尔兰的热点之一,不仅仅在教育界,在商务、贸易等行业的相关人士都非常重视中文的学习。当然,学习中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促进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够促进两国之间的互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发展趋势确实增强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主持人:上海世博会爱尔兰馆已经开馆,很多网友对爱尔兰馆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么,在世博会的舞台上,爱尔兰馆想向世界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戴克澜:上海世博会是一场宏大的盛会,可以说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世博会。我本人也数次参观过世博会,开幕式的时候我曾经去参观过世博会,爱尔兰总统来华参加爱尔兰国家馆开馆日的活动,我也跟随总统女士前往世博会,另外爱尔兰几个部长曾经来上海参观世博会,我也有幸陪同前往。
我非常高兴在世博会的现场见到很多中国朋友喜欢爱尔兰馆。爱尔兰馆的建设符合了今年这届中国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也体现了清洁能源、高科技的应用,以及爱尔兰强劲发展的经济形势,可以说它从全方位展示了爱尔兰这个国家。
爱尔兰馆另外一个主题之一,就是展示数百年来爱尔兰人民生活变迁的过程。大家可以看到爱尔兰一百年前的生活以及五十年前的生活包括现代生活的展示。这一点和中国馆(网上中国馆)有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爱尔兰是一个小国,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我们两个国家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有很多相同以及相似之处的。我们也是从农业国家和不发达的农业经济体,发展到目前高度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可以说这中间也体现了现代化、工业化对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
我非常高兴爱尔兰馆受到了参观者的欢迎。在我所参观过的上海世博会所有展馆中,中国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本人也参观了中国的其他的省份馆等,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以电子形式在墙上展示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展现形式,我国很多贵宾包括我国总统以及来访部长都参观了中国馆,欣赏了清明上河图,他们都很高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为这次世博会开展得非常成功,也非常高兴爱尔兰馆能够在中国观众心目中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
主持人: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问大使先生您最喜欢的爱尔兰城市是哪一座,您最喜欢的中国城市又是哪一个?
戴克澜: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去过中国很多省份和城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很难说哪一个城市我最喜欢,因为每个城市都有鲜明的特色,不能说哪一个是我最喜欢的。但是我本人生活在北京,在北京我有很多的朋友,我在这里生活得非常舒适,北京是一个很好的城市。
都柏林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首都,我本人因为居住在都柏林的缘故很喜欢这里。但是我的家乡是在爱尔兰西北的一个城镇,尽管那个城镇非常小,但是我也非常喜欢像这样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