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日电题:世博安保的成功之道——专访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张学兵
新华社记者杨金志、邹伟、李烁
历经184天的考验,世博安保人员为“平安世博”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上海市市长助理、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智慧安保、人文安保、科技安保是世博安保成功的关键因素,上海将把世博安保的有益经验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
世博安保经受全新考验
“回头来看,世博安保的确难度很大,我们碰到的一些事情也超出了原来的想象。”张学兵表示,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工作遇到了三大不确定性因素:一是由于大量的票是非指定日票,人流量的高峰和低谷并不十分确定;二是国际大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对世博会的安保工作形成考验;三是世博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盛会,难保建设方和管理方、参展方和游客之间可能会出现冲突,既包括理念上的,也包括一些具体事务。
“存在这些不确定因素,我们的安保措施又要做到严丝合缝,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要因时因地做一些调整,调整要及时,调整要到位,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张学兵说,“安保措施要宽严适度,这个度到底如何把握?严,严到什么程度,社会群众大家都能接受;宽,宽到什么程度,不影响安全这条底线。”
张学兵举例说:“世博园区出入口实行安检以后,过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既保证园区安全、干净,又能够让大家顺利入园?是八十秒,六十秒,还是五十秒?经过实践,现在安检最快的是十五秒。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反复磨,反复权衡安全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才磨到这个程度。”
谈及处理世博安保人员工作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时,张学兵表示,这既是挑战也是“磨砺石”。“在世博安保工作中,我们基本上把这个关系调整好了,这得益于上海公安队伍的长期锻炼磨合,广大民警具备了相当的综合素质,也得益于领导干部带队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