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潘清 王慧慧)从把世博故事拍成照片“穿”在身上,到“秒团”封存于透明亚克力“触须”中的英国馆“圣殿种子”,再到斥资逾3000万元拍下整座世博会湖南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帷幕降下之际,中国民众正通过各种方式珍存“世博之美”。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最后一天,一个穿着用数百张照片制作成的服装的特殊游客,成为园区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位游客名叫周建义,是上海浦南文化馆的摄影师。过去的8年中,用镜头记录世博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从申博成功到园区所在地居民动迁,从世博开园到渐入高潮,林林总总的人物和故事被定格成一张张精彩照片。闭幕之日,这位普通的上海市民选择了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世博的惜别。
“这几年,我和30多位伙伴共拍摄了7万多张世博图片,现在正将它们编成一本书,题为《人民的世博》。”周建义说,对于他们这群摄影“发烧友”来说,这是保存世博动人瞬间的最好方式。
长达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既是世界文明成果和科技成就的汇聚,也是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的展示。
在心仪的展馆前留下影像,或买下一件印有世博标志的纪念品……在感受了世博会带来的冲击和震撼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希望珍藏他们心目中的“美丽世博”。
在28日淘宝网举行的一场团购上,来自世博会英国馆的8000份“圣殿种子”在不到2分钟时间内便被“淘”空。这次空前热情的网上团购被网民们戏称为“秒团”。
在许多网民为与“圣殿种子”失之交臂而遗憾时,幸运儿们纷纷通过博客、微博晒出自己的得意。一位职场妈妈说,自己4岁半的女儿对形似蒲公英的英国馆特别有好感,自己买下这颗种子,就是希望替她保存关于世博会的美好记忆。
英国馆总代表艾琳女士表示,此次团购活动的收益,将捐赠给上海的社会福利机构,以帮助脑瘫儿童恢复健康和自信。她希望这朵“会飞的蒲公英”把来自英国的祝福、友谊和文化,散播到中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