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上海周,好一曲“海上风韵”

时间:2010-10-13 14:33   来源:《解放日报》

  昨天(12日)傍晚,随着庆典广场上最后一场“风从海上来”音乐舞蹈专场演出在游客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上海世博会上海活动周也迎来了最后的尾声。

  以“海上风韵”为主题的上海活动周,在五天时间里上演了一系列好戏:其中包括《海上风韵》文艺演出、《海上寻梦——雕刻时光》杂技表演、《风从海上来》音乐舞蹈专场演出、《戏游上海·戏曲,让城市生活更绚丽》戏曲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展示、“创意生活”——上海活动周巡游表演等。

  台上:上海味道浓郁

  “上海味道‘老’浓的。”因为在上海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美国小伙凯文已经能用 “洋泾浜”式的上海话告诉记者他逛“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的感受。这个在宝钢大舞台临时“开张”五天的传习馆,是上海周的一大亮点。推开馆门,步入“步高里”,古色古香的八仙桌和暖意融融的老虎灶跃入眼帘,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四大金刚”摆在桌上,让上海的游客分外亲切。再走进上海厅堂,陈列四周的海派玉雕、嘉定竹刻、微雕微刻和象牙篾丝编织等让人驻足观看。此外,展柜里展出的三五牌台钟、华生牌电扇、飞跃牌黑白电视机、上海牌手表等物件透出的“上海味道”也扑面而来。

  宝钢大舞台的另一边,由沪上京、昆、越、沪、淮、以及评弹、滑稽等上海七大戏曲曲艺院团青年演员联袂上演的“戏游上海”,将“上海味道”进行到底:根据上海说唱名段《金陵塔》结构曲调改编的一曲《欢迎您》,在5分钟内用吴侬软语向世博游客介绍了上海世博会各场馆以及上海的城市风貌。宝钢大舞台上演的另一场名为《海上寻梦——雕刻时光》多媒体海派杂技秀,则用杂技的别样方式展现上海早晨、中午和晚上的风情和活力。而“创意生活”花车巡游活动又在世博园里掀起了一波“移动”的海派风潮。

  台下:现场观众热情

  “观众的热情超出了预料。”每一个接受采访的演职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说了这句话。多媒体海派杂技秀的负责人之一、上海杂技团副团长蔡荣华说:“这台戏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精雕细刻,因为世博的演出时间和舞台空间有限,杂技秀的长度和动作和原来相比作了一定删减,但是没想到现场观众的反响很好,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宝钢大舞台可容纳千余人的观众席座无虚席,就连通道上的台阶也被许多人当成了临时位置。1小时的演出时间里,台下观众平均10秒钟左右就会集体爆发一次掌声。

  类似的景象也发生在 《戏游上海·戏曲,让城市生活更绚丽》的演出过程中。“第一天演出前,就有很多观众听了节目播报后早早‘占’好了位置。演出过程中,也很少有人离场。”节目统筹吕祥告诉记者。“有意思的是,一个外地戏迷通过新闻知道上海周有这个节目安排后,特意从哈尔滨赶过来,在世博园里等了4小时,只为看这个时长仅半小时的演出。”

  幕后:演职人员卖力

  台上“开锣”演出的节目,在活动周的每一天都一样完美,而在台后“稍息”的演员们,五天里每一天的心情却是不一样的。国家一级演员、央视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得主傅希如说:“第一天更多的是亢奋,大家所期待的是在世博园演出的梦想就要成真;第二天,演出更多的是一种惯性;第三、第四天也许带了点生理上的疲劳,毕竟每天要演两场,而且是天天演;但到了第五天,就变成不舍得离开这个舞台了。尤其是最后一场演出结束,看到现场观众毫不吝惜地给予掌声,我们全体人员的心情只能用‘惜别’来形容。”

  也正是因为只有短短五天的展示时间,上海活动周里的每个文艺节目都使出了 “浑身解数”。其中,“戏游上海”堪称上海戏曲界难得的“全家福”亮相,七大院团在世博聚首,意义自是不同。《海上寻梦——雕刻时光》杂技表演打破了传统杂技单一的编排手法,在杂技表演中融合了古诗词、阴阳太极、评弹小调、上海弄堂文化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嫁接街头嘻哈风、音乐剧、舞剧等现代艺术,同时在服装、音乐、舞美、灯光等综合艺术上进行精心设计,并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舞台空间的转换,也让这一节目真正成为“精雕细刻”的艺术。《风从海上来》音乐舞蹈专场演出以海派文化为主核,全景铺展,多元并存,形成经典与流行、雅致与民俗、传统与时尚,传承与创新交融的大型演出。此外,与具有浓郁上海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不同,上海活动周巡游表演由200多位演员演绎新上海的创新、时尚与活力的同时,还迎来一批特别的“客人”——10个身高1.55米的“海宝机器人”,在活动周最后一天为巡游“打头阵”,为世博园里的游客送上来自上海的祝福。(李君娜)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