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描绘他们心目中后世博新一代城市发展以及大都市圈的蓝图,他们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必将以大都市圈为主导方向。
8个市镇试验“能源配方”
城市化正在加速,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在创造辉煌的同时带来了深重的城市病,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成为人类最关心的命题之一。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说,这也正是上海世博会要传递的信息。上海世博会以整个园区作为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样板,实验下一代城市技术体系。
“在夏天,太阳送给我们最多热量的时候,我们用消耗能源的方式去抵御它,这显然是不聪明的做法。世博园里我们使用新的技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得减排、循环利用、自动采能节能一步步成为可能。然后我们将这些技术制作成清单,每个城市可以选择最适合的组合配方建设和改造自己的城市。”吴志强介绍,目前已在全国8个城市根据不同的 “能源配方”进行下一代城市试验,这些城市的人口规模在3万、5万和8万之间。
吴志强说,在上海,我们可以先分析2020年建设“四个中心”最需要什么,将它解构成100多个项目,再与世博会的项目一一划线对应。“当世博会结束后,围墙拆去,城市发展需要的大型会展中心,市民需要的沿江绿岸,人性化的道路设施,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那里就是我们想去的未来城市。”
都市圈要超越“硬属地”
都市圈概念由来已久,但融合发展并非易事,一体化进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安德烈亚斯·福卢迪介绍,为促进属地联合,欧盟实施了结构基金。福卢迪认为,都市圈发展需要超越“硬属地”概念。因为若以欧洲一体化为目标,属地联合政策必须实现从 “硬属地”向理想属地的跨越。
在我国大陆地区,即便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阻力也不少。不少与会学者认为,地方利益和行政管理体制是问题所在。现在很多城市之间出现断头路,两地公路不衔接,两地信息不共享,就是例证。随着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大都市圈尽快融合的交通基础已经显现。下一步,企业的联合、行业的融合、产业的整合、园区的集聚,都需要打破壁垒,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解放日报 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