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4日电(记者 李荣)24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世博会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宣传周”在上海世博园正式启动。百名院士向社会发出倡议: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建设和谐长江。
由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世博会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宣传周”,以“生命长江”为主题,旨在通过宣传长江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客观反映长江生态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社会各界对长江生态的共同关注,倡导科学、文明、先进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理念,实现长江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宣读了《长江水生生物养护院士倡议书》,百名院士在倡议书上签名。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1100多种,其中鱼类370多种、底栖动物220多种和其他上百种水生植物。长江还拥有许多特有、珍稀鱼类和野生保护动物。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淡水鱼类或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有13种,其中8种分布于长江水系。
院士们说,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等,都给长江鱼类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鱼类生存环境恶化,资源持续下降,一些种类资源衰竭。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养护措施,对遏制资源衰退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长江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目前资源衰退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地球造就一个物种至少要200万年,而人类破坏一个物种也许只要几十年甚至几年”。目前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已丧失严重,而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应当看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院士们倡议,长江流域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遏制物种资源衰退趋势。在全流域范围内,重点保护鱼类的产卵场;在物种特有性高的长江上游及支流,应建立多个不同类型的保护区或保留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要以保护幼鱼资源和生态功能恢复为主,坚决取缔损害幼鱼资源的渔具和渔业作业方法,重建江湖联系。
此外,应加强珍稀物种保护和外来物种管控。采取“禁”“放”结合的方式,主动修复水域生态。进一步完善长江禁渔期制度,降低捕捞强度,恢复鱼类资源。大力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主动修复长江水域生态。
据了解,此次世博会长江水生生物养护系列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渔业进世博,这在世博史上尚属首次。在国际组织联合馆内,主办单位组织设计、制作了直径达2.5米的球形水族箱,命名为“生命之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形水族箱。球体内放养以中华鲟为代表的30多种长江珍稀、名贵鱼类。宣传周期间,还将举办“保护长江,有我一个”为主题的保护母亲河万人签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