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路过新闻中心,伏在前台一口气询问了联合国馆、世界气象馆、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馆、国际信息发展网馆、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等一连串国际组织展馆的联络方式,以备采访之需。接待我的正是境内记者接待组的沈佳敏——与上万名像我这样的境内记者最有可能打上照面的志愿者。她固然不是“号码百事通”,一时半会无法一一解答所有疑问,不过她在小本子上认真地记下了我需要的信息,并告知一旦查到相关资讯会立刻通知我。
两三个小时以后,就在我忙得快要忘记这桩纯属顺便的询问时,我收到了沈佳敏发来的短信:“我帮您查到了一些场馆负责人的联络方式……”而对于另外两个暂时没有联络方式可提供的场馆,她则建议我填写预约申请表注明采访要求再交由新闻中心。那一刻,新闻中心于我,真有家一般的感觉。
预约采访需要提前几天?如何申请世博主题论坛的采访?1号新闻发布厅怎么走?……隔三差五,萌生任何与世博相关的疑惑,总会有像我一样的记者一个箭步冲到新闻中心或是一通电话打到新闻中心,给“家”中的志愿者“小秘书”们带来许多麻烦。
世博园区即将迎来两周一轮换的第四批志愿者,沈佳敏与新闻中心的首批志愿者们却将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至7月底。沈佳敏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一的学生,凭着对新闻领域的熟悉,她与沪上各大高校新闻学院的几百名同学们组成了这支专门服务媒体工作者的志愿者队伍。一样的“小白菜”着装,只因岗位名称前头多了“特殊”二字,他们肩头便也多了一分专业性的责任。
“真正上岗,才知道我们的工作不见得有多专业,甚至颇为琐碎。”沈佳敏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我透露。简而言之,她的工作就是回答问题,并且是回答连神通广大的记者们也搞不清楚的问题。遇上开幕式这样的忙碌时刻,沈佳敏需要“一心多用”,一边接听电话里的询问,一边接待前来咨询的记者,同时要接收传真,眼睛还得不时关注电脑屏幕上工作平台里的信息。
每天早上8点,沈佳敏就来到工作地点,头一件事便是把当天公告栏里的通知仔仔细细看上一遍。她那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也已总结出不少针对常规问题的锦囊妙计。
沈佳敏坦言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媒体工作者,她从一个多月的观察中发现新闻采访与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原来记者的忙碌不仅仅在于爬格子,就连每一次获得采访源的过程都这样曲折,采访之前有那么多需要联络、沟通的事宜。”实践中积累的点滴体会让她在理想面前找到愈加清晰的路。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