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园吸引了全世界逾百万游客的到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将从黄浦江畔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
适逢盛会,“城市”自然成为我们本期“一周谈”的主题。
从本质上说,由商品交换集中地演化而来的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公共场所,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公共体。建设这样一个公共体的过程,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城市因人而美好,但一些城市的管理者却似乎并没有弄清楚“城市为谁而建”的问题,比如内蒙古清水河县。据媒体上周报道,这个年财政收入仅为3000多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不顾家底微薄,启动了一项斥资60多亿元的新城建设计划,按照建设投资估算表上的数据,该项目仅利息支出一项就需1.2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清水河县人民不吃不喝,也需要4年才能还清利息。然而,一项旨在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却最终沦为了不折不扣的害民工程——2008年,这个耗时10年的新区项目以“烂尾城”收场。
城市的确能够让生活更美好,但必须认识到,这种美好的前提是充分尊重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因为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建设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不是靠“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就能做好的。如果片面强调扩大城市规模的经济效益,忽略城市膨胀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只讲究城市表面的光鲜富丽而忽视内在的建设,必将付出巨大的民生成本。
5月7日,广州遭遇了尴尬的“水浸街”——一场特大暴雨之后,全市共发现内涝点118个,水浸改造点再次发生内涝的有29处,而有156个水浸改造点没出现水浸,部分小区地下停车场被水灌满,中心城区多个路段积水超过5小时,交通堵塞。这就是只重视“看得见”的高楼大厦、靓丽街景,而“看不见”的无视污水处理系统,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后果。
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注定是开放而非封闭,是包容而非排外,是充满活力而非用非人性管制“制造”表面“井井有条”的城市。外地人再去云南省昆明市,如果没有居住证,就找不到工作,租不到房子。在上周,刚刚结束公示的《昆明市居住证管理规定(草案)》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使用和聘用无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如此政策,毫无“悬念”地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弹。此前,深圳的“无业人员不清除出去,深圳没有太平”言论、北京大兴的“倒挂”村封闭管理,都是一些令人不安的信号。
城市建设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一座城市,就是城市人共同雕琢的一件艺术品,有着自身独特的气质。无论是古典时期的雅典、罗马、佛罗伦萨,还是极具现代气息的巴黎、东京、纽约,都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化发展到今天,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意识到了城市形象的重要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形象广告,不少城市的品牌营销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正如艺术品质量有高低之分,城市建设的艺术也千差万别,有些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据上周出版的《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近年间纷纷以“西门庆故里”自居,意欲将“金瓶梅文化”“西门庆文化”打造成城市发展的名片,不少投资项目纷纷上马,招来一片声讨之声;而就在前不久,江西宜春打出雷人的城市宣传口号——“一座叫春的城市”,也一时沦为公众笑谈。究其因,正在于城市管理者未能真正掌握城市建设的艺术。
或许,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很显然,一个徒有光鲜外表而生活不便的城市,一个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城市,一个权力随时有可能强行剥夺和限制市民的城市,显然只会让生活变得更糟糕。让城市建设得“美好”不是最终目的,让市民生活得更美好才是终极目标。(易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