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园区周边居民默默支持世博 灰尘噪音不计较

时间:2010-04-08 15:32   来源:解放日报

  “巡天遥看世博园,疑是银河落九天。”几乎每一天,家住鲁班大楼的陈晶龙都会走上阳台,凭栏远眺“一天一个样”的世博园区,尤其是这些天,世博园区的灯亮起来了,他不禁借诗抒意。

  也许人们会对陈晶龙所处的“绝佳视野”艳羡不已。但只有陈晶龙和世博园区周边居民最知,为了这一天,他们与灰尘、噪音成为“形影不离的邻居”,整年整月开不了窗。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园区周边居民想为世博出力的决心。争做平安志愿者,参与世博宣传,他们比谁都起劲,“世博会百年一遇,我们要拿出东道主的热情来!”

  不仅仅是陈晶龙,从申博成功的那一刻起,广大市民为了世博,全力支持,默默奉献……

  “世博工程耽误不得,生活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

  浦西世博园区周边的卢湾区紫荆小区,居民陈月芬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擦拭家具,“一天不擦,可以就着家具上的灰尘写字。”陈月芬所在的小区,一边靠着世博企业馆,一边是世博配套的南园工程,两侧同时“夹击”,小区居民自我解嘲,“每天伴着灰雾进出门。”

  而与紫荆小区隔江对望的雪野二村,与世博园区仅一墙之隔。多年来,小区一直被工地所“包围”:前面道路下方,是地铁7号线工地;后面是世博园区工地,两侧道路最高峰时每28秒就有一辆土方车驶过——噪音、灰尘影响,自不必说。居民钱先生形容道:“工程建设最火热时,抬头看天都是灰蒙蒙的,仿佛起了大雾。有时出去买趟菜,回到家嘴里都能‘吐’出灰来。”

  处于浦西世博园区“头排头座”的耀江花园小区,配套施工工程遍地开花,原来的45路、66路、18路、23路四路终点站统统撤走,直接影响到26幢大楼居民的出行。淞园大厦的徐大妈原本家门口就可坐车,却要绕到中山南路上乘车,虽然多花了很多时间,但徐大妈并不在意,“多走走,权当锻炼身体。”“世博工程耽误不得,困难,我们咬咬牙,也就过去了。”面对种种烦扰,居民们不计较,默默承受这一切。 (下转第4版)

  一些小区经常遭遇停水、停电的困扰。居民冯旺英说,有时刷牙、洗澡到一半突然停水、停电。而每次停水,居委会总会第一时间联系自来水公司将送水车开进小区。“这时,居民们都会有条不紊地到指定地点排队取水。”她告诉记者,小区独孤老人、盲人较多,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每次都会主动送水。“现在,居民们都练就了快速洗澡的本事呢!”冯旺英打趣道。

  不仅仅是在世博园区周边,为确保轨道交通等世博相关配套工程准时竣工,最高峰时,上海同时有200多个工地开工建设,给市民交通出行带来不便,提早出门、更换路线……工程沿线的居民都尽可能调整自己的出行安排。

  为加强世博安保,地铁车站都配备了安检设备,在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站,记者看到,往来的市民、游客都自觉排队、接受安检,“耽搁几分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能理解。”不少市民这样表示。

  “影响生活是暂时的,环境改善是长久的”

  为感谢上海市民为世博作出的奉献,市委、市政府表示:将给常住居民每户免费赠送一张世博会参观券和一张200元的交通卡。这对家住城市花园的居民马福和而言,是锦上添花的好事。“虽然遭遇了‘世博灰’,但也迎来了美不胜收的江景。”马福和回忆,刚刚入住时,她是踏着泥泞小路进的小区。随着世博配套工程的建设完工,小区周边道路拓宽了。更令她开心不已的是,原本望出去破旧厂房林立的滨江,早已变了模样,“好多摄影、摄像就是在我家阳台上拍的世博园区全景图。”她相约几个好姐妹,5月初做客她家,一边欣赏世博美景、一边共叙友情,“等发了世博门票,大家一起结伴畅游园区。”

  实实在在的变化,陈晶龙看在眼里,“对生活的影响是暂时的,环境的改善却是长久的。”他向记者介绍,不仅大楼外立面重新进行了粉刷,小区绿化、道路也一一进行了整修,“还有最让居民闹心的大楼天井,原本成了垃圾聚集地,这一次也借着世博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整治期间,一位居住在小区的离休干部正好外出疗休养2个月,等他回来,直呼“不认识了!”“虽然,世博工程给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政府部门想方设法,把影响降到最低。”南码头社区西三居民区毗邻世博村,西三小区21号的吴阿姨坦言,噪音、光污染、扬尘等施工问题一个不少。为化解工程扰民,一场专门的协商会召开,居民区党总支和项目部党支部签订“双结对、双服务”协议书,小区挑选居民代表担任工地监督员,工地则专门设置投诉热线、倾听居民意见……“双方关系好了,即便有些小问题,居民的容忍程度自然也提高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何竹芬很欣慰。

  世博场馆建好了,但耀江小区居民出门要绕行20分钟。“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办的,不能犹豫,立刻办。”黄浦区委协调相关部门,决定为居民“借道”修路。路修到“精中苑”大楼处,原先的围墙显得有些矮了,居民觉得不大安全,工程队立刻筑高,还加上铁丝网。如今走在这条路上,居民心里喜滋滋,“不仅到地铁近了,原来的积水处也填平了,坑坑洼洼的马路还铺上了柏油。”

  “迎八方来客,有我一份”

  每天早上6时30分到晚上11时30分,紫荆居民区安排90位平安志愿者“看家护院”,报名者踊跃。马福和是其中一员,“平安世博,要大家一起来维护。”陈月芬最近正忙着街道文体团队节目的演练,“居民们已经排演了好几个节目,就等着世博会期间,向来小区参观的中外游客们展示。”

  默默承受着施工阵痛的同时,上海市民却以自己的行动,倾情奉献,争做世博志愿者。益元居委的志愿者组建了治安巡逻队、消防队、志愿帮困小组、救护小组、护绿队等,居民们表示,要让世博安保做到“无缝衔接”。小区周边尘土飞扬,晴天要戴口罩;雨天要穿套鞋,这一年来,淞园大厦5楼居民孙洪莲毫无怨言,还报名成为护楼志愿者,“我们一定会多一双眼、多一张嘴,多一双手,护好与‘世博一隔’的这幢楼。”

  越纪公寓的卞阿婆已近80岁,但她每天要管的事很多,居民乱穿睡衣出门,她要上前劝一劝;有人遛狗随便扔狗粪,她要帮忙清一清,“不出国门看世界,站在门口看世博,这样的‘卖相’怎么迎八方来客呢?”她的“苦口婆心”感化了不少居民。近日,居委组织志愿者报名,“有我一份,不落下。”老太太很积极,但受年龄限制没有如愿。虽有些“郁闷”,她还是热心不改,每天照旧做着“分内事”。居委会获悉,特地上门发给她一套志愿者的黄马甲,“只要你方便,随时可出来站岗。”穿上黄马甲,卞阿婆显得更神气了。白玉兰小区的邵敏华家中再忙,只要有关世博的事,她都挤得出时间,只因心中有杆秤,“家里再大的事也是小事,世博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支撑上海市民默默奉献的背后是一份理解,也是一份憧憬。看着世博场馆和小区环境一天天翻新,越变越美,望江苑居民李玉琴感慨万千,“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世博。”越纪公寓的陈恒松老伯看得更远,“以前这里棚户遍布,如今高楼矗立,日后将成为亮眼的国际社区,子孙后代都能享受这美好的环境。”

编辑:赵辉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