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世博临近低碳之风席卷全球 “绿领”悄然兴起

时间:2010-03-02 16:55   来源:文汇报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绿领”阶层指的是从事农业、制造业、研发、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能对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如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能源等资源消费以及有助于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等。

  这可以算是迄今对“绿领”阶层最权威的概括。当然,对于“绿领”的含义和范围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例如,美国《韦氏大词典》2009年最新收录了“绿领”一词,将其定义为从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护林绿化等行业,以及那些喜欢把户外、山野作为梦想的人。可见,“绿领”已经超出了就业概念,甚至代表着一种生活情趣。

  欧盟委员会即将于3月3日出台欧盟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战略草案,绿色经济被视为引领欧盟走出经济危机、迈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绿色经济的大潮在全球涌动,又一个全新的职业阶层“绿领”正悄然兴起。继“蓝领”、“白领”和“灰领”之后,不断壮大的“绿领”阶层有望成为欧盟后危机时代的弄潮儿。

  “绿领”一词最早由美国佛蒙特法学院教授帕特里克赫弗南提出。1976年,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为环境就业:即将到来的“绿领”革命》。

  当时,一场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正在全球兴起。赫弗南敏锐地看到了这场运动将给各国经济结构和劳动力需求带来的深刻变革。事实证明,过去30多年里,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之服务的“绿领”阶层日益走俏。

  在200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牵头发起绿色就业倡议,对绿色经济的兴起及对就业的影响展开了首次全面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日益升温,各国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都在为抢占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而摩拳擦掌,这背后的人才竞争至关重要。

  据估计,早在2000年,欧盟严格意义上的生态产业直接就业人数就达到240万,而宽泛意义上的与环境相关产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则达到2090万,约占欧盟就业总人数的十分之一。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绿色经济更是被各国视作走出经济危机、解决失业的一把钥匙,由此也催生着“绿领”阶层的迅速壮大。

  美国政府2009年2月份推出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被外界誉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绿色新政”。作为此项计划的一部分,奥巴马今年1月份宣布了一项总额为2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政策,用于在智能电网、太阳能、风能和能效管理技术等清洁能源领域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欧盟2007年年初便通过了一项内容庞杂的新能源政策,把低碳经济确立为发展方向,视其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在中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资金安排超过2000亿元。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2008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投资到位,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将在全球创造至少2100万个就业机会。

  虽然研究表明,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就业增长,但同时也会引发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导致劳动力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重新分配,以“蓝领”为代表的一些传统就业岗位可能会被淘汰,而另一些更加“绿色”的就业岗位将会诞生。

  以欧盟的可再生能源行业为例,据欧盟委员会估计,随着绿色新兴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一些传统就业机会的减少,两相增减抵消,预计到2020年,欧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净增加的就业岗位将达到10万到40万。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对求职者的技能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环保材料、“碳足迹”测定和环境影响评估等绿色技术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绿领”阶层势必会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香饽饽”。

  新华社记者 尚军(据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28日电)

编辑:赵辉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