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13日电 读懂“东方之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负责人导览中国馆
记者许晓青、高少华
每日接待能力约5万人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究竟蕴含着哪些亮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馆长徐沪滨、中国馆常务副馆长钱之广,在13日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读了这座大红色斗拱形建筑内的奇珍异宝和高新科技看点,引导参观者看懂“东方之冠”。
三大展区贯穿“水元素”
钱之广说,中国国家馆内部展示空间分为三层:第一展区,位于49米处,名为“东方足迹”,面积8553平方米,是一个“综合展示层”;这一层的展项内容以时间为线索,涵盖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当代,过去和未来。
他提示说,观众从等候区进入中国馆上行电梯,最终抵达第一展区的全过程,模拟了火车车厢内的场景,寓意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乘坐火车进城,融入城市化大潮。
第二展区位于中国馆41米处,面积3353平方米,名为“寻觅之旅”。参观者通过乘坐轨道车,可以了解中国城市营建的智慧,也称为“体验展示层”。
第三展区位于中国馆33米处,面积3392平方米,名为“低碳行动”。钱之广介绍,这是一个“专题展示层”,聚焦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战略。
馆长徐沪滨说,中国有“上善若水”的古语,中国馆设计团队用水来比喻绵延不绝的中华智慧。第一展区中出现了“汴河”元素,第二展区有亭台水景,第三展区的最后一部分则有“感悟之泉”,“水元素”一路激荡人们的思绪,启迪人们探寻未来城市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