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中国国家馆

中国传统构建拼插亮相今晚中华元素创意盛典

时间:2009-12-22 15:23   来源:新民晚报

“积木”玩具世博中国馆颇具创意

  把2010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变成可以DIY拼装的全红木“积木”玩具——北大考古与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研究生赵献超创意设计的《中国传统构建拼插玩具》,将亮相今晚在兰心大戏院举行的2009中华元素创意盛典。

  所谓“拼插”亦即“榫卯”——中国古建筑中最常用的连接木材的结构方式。这是还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小赵在学习古代建筑中的“常识”。当他第一眼看到世博会中国馆的“斗拱”模样,“榫卯”两个字就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学以致用地分析道:“中国馆的意象就是我在学习古建筑时,最常看到的斗拱,而我平常就对木块制作比较敏感。”因此,听说“中华元素创意盛典”在寻觅能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用品之时,把中国馆“分拆”成榫卯结构,成为“玩具形式的纪念品”这个念头,就开始萦绕在他的脑海。从学习中得知,古建筑的典型特征有三:一、有屋顶、屋身和台阶;二、榫卯关系的框架结构;三、模数制——现代建筑为提高效率而先设定一个单位数值,所使用材料的尺寸均是单位数值的倍数。而“模数制”发源于宋代的“材分制”。酝酿出了这些把中国馆玩具化的要义之后,开始结合生活实际考虑材质——用怎样的木头才能经得起反复拼装,又不至于太占地方?他觉得一定是密实的硬木。结合玩具或者纪念品有可能是礼品的想法,他选择了红木。

  思路明确后,他开始操作。首先,在电脑里用3D建模,计算出需要258块木头、31种构件、9种不同的榫卯结构,可以以10毫米×10毫米的粗细,截取10毫米至518毫米的木材,构建成最宽处约半米的红木中国馆玩具。随后,就进入木工阶段——全中国有能力接下这个木工活儿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导师杭侃把这个方案推荐给了艾未未旗下的工作坊。最后,两名老师傅花了两个月制作了两个,成功了一个。因为赶时间送作品,赵献超只赶上包装前掂量了一下木条——木条就好比宜家家具一样分拆成条状,包装后运往上海,落地后再搭建的。

  为了便于玩家DIY,他还写了一份包含38张示意图的20多页“非常详细的拼装说明书”。据他的经验,“如果看懂了说明书,拼装一下估计要三四个小时。不看就不行了。”毕竟,榫卯结构的奥妙并非常人知晓——因此,命名该“玩具”的时候,不以“榫卯”为主打,而是《中国传统构建拼插玩具》。不过,目前这一玩具还没有批量生产,因此定价还不确切。不过,这件作品本身确实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中华元素融入现代生活,成为日常用具的理念——这也是中华元素创意盛典举办的初衷。

编辑:马迪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