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馆竣工
德化白瓷大圆球抢眼
汉白玉妈祖雕像
早报记者 赖劲松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4月20日起,世博会福建馆进入试运营。届时,一个精彩纷呈的福建馆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福建馆设四个展区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主题为“潮涌海西,魅力福建”,福建馆展示面积约600平方米,分设实景区、互动区、展演区、精品区等四个展区,以“开放前沿”“缘通两岸”与“和谐家园”三条主线进行演绎,充分展示海西建设的成就和魅力。
据省外经贸厅相关人士透露,世博会福建馆外形为船状,正面为绿色榕树造型,两侧船头为蓝色大海影像墙,顶部为白色横梁。整个展馆以绿、蓝、白为主色调,充分体现福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海相连、海城一色,蓝天白云、宜居家园的魅力福建形象。
闽南元素贯穿福建馆
福建馆第一展区有厦门的鼓浪屿等实景模型,主要展现福建美丽的景色、良好的生态和闽台独特的“五缘”关系,实景旁边还设有茶艺台,展示闽南浓厚的茶文化。第二展区位于整个展馆中心,LED大屏幕开始运转,播放体现海峡西岸建设的各种视频画面。第三展区是一个结合福建土楼和闽南古厝造型的建筑,里面设有一个展演台。展演区将分时段,分别通过茶叶、瓷器、漆器、海上丝绸之路等元素,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福建城市、文化以及生活的历史变迁。这一展区将会有提线木偶、布袋戏、南音等福建传统文艺表演节目,以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福建历史文化底蕴。第四展区内的两个博古架和红木桌椅等已全部就位。
“可以这样说,在福建参博主题中,闽南元素将贯穿上海世博会福建馆,成为最活跃、最靓丽的元素之一。”前方布展的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介绍。
四大镇馆宝贝
福建馆四大镇馆之宝昨日亮相,一是汉白玉妈祖雕像,二是脱胎漆器《牡丹大花瓶》,三是寿山石作品《春声赋》,四是德化瓷作品《和鼎》。
汉白玉妈祖雕像 由妈祖故乡莆田市政府专门为世博会定制,采用缅甸纯汉白玉制作,高3.23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
脱胎漆器瓶《牡丹大花瓶》 由福州脱胎漆器行业协会组织30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精心策划创作研制而成,历时5年又8个月,每个直径1.5米,高3.6米,是国内已知的最大脱胎漆瓶。该瓶工艺技术高、难度大,从设计、泥塑、翻模、制胚到脱胎共数十道工序全部采用传统的工艺技法,材料则以陈年天然大漆为主。
寿山石作品《春声赋》 由其利用整块名贵高山鸡母窝石历时五载雕刻而成,与其他省的石王、石后相比较,身价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因为从岩洞开采出的寿山石雕多为中小件,而《春声赋》则硕大无比,整件作品层次分明,色彩斑斓,雕艺精湛,典雅华贵。
德化瓷《和鼎》 为圆形鼎,高129厘米、直径72厘米,上部四面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吉祥纹饰;鼎内饰以盛开的梅花、牡丹花、菊花。德化瓷雕是中国瓷坛的一朵金花,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可谓“山中挑,碓中敲,水里淘,火里烧”,要经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全靠手工制作,从和泥、捏胎、造型、修坯到煅烧等环节,以及火候掌握,不能有半点疏忽,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而且不但费力还很费时,有的一个制作流程下来就要五六十天。由于纯手工制作,烧制过程变幻莫测,每一件作品都是偶然、碰巧的成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从烈火中烧成的孤品。
德化白瓷圆球 体现泉州“海丝”文化
世博会福建馆的第二展区为互动区。展区中有三个直径两米的大圆球,分别用福建特色的脱胎漆器、德化白瓷和漆线雕工艺制作。
在三个大圆球中,德化白瓷显得格外抢眼,大球通体雪白,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球上除了刻有埃及灯塔、帆船、大海及祥龙等精美的图案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介绍,文字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其形成于秦汉,繁荣于唐宋,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线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福建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的“海丝”中国的惟一城市。
在这个球上还有刺桐港、福州、阿拉伯半岛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