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连”
台湾馆以“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为参展主题,由山形建筑体、点灯水台、巨型玻璃天灯与LED灯心球幕组成,于2009年8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在海峡两岸各界的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台湾馆仅用不到4个月就完成了钢结构的建造。
台湾馆由台湾知名建筑师李祖原带队设计,其创意“山水心灯”是以东方哲学为主轴,衬托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瞭望》:你主持的跃狮影像网站上的海报有这样一句话:“心手相连,在中国馆与台湾馆之间”。这是否说明你的创意是连接两岸的纽带?
姚开阳:其实中国馆和台湾馆很像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地理位置靠近,中间隔一条海峡,中国(大陆)很大,台湾很小,因果关系都蛮像的。两个馆还有很多一样的地方,关于历史、关于中华文化,台湾馆展出的很多东西都源自中国(大陆),这两个馆有着很深远的关系。
这两个馆既然是我这同一个人设计,怎么去拿捏一样的地方,怎么让它去产生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要采用两岸都能接受的表现方式是蛮难的。处于这样一个角色,我有一个强烈的直觉就是要把一个创意分在两边各自实现,从而互相补充、映照。创意本身就刚好成为一个无形的桥梁,所以我说这是“心手相连”。我在用创意把两岸连接起来,这个连接花了我很多心思,最终调和成一个互不冲突并相益互补的形态。
《瞭望》:你能举个例子吗?
姚开阳:原本我有一个创意展项:“国宝重逢”,即在中国馆与台湾馆分别展出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在全世界,《清明上河图》有七到八幅不同的版本。最有名的两幅,一幅在北京故宫,一幅在台北故宫。这两幅《清明上河图》分隔两岸保存的时间刚好是80年。
80年后,如果两幅同名画作再度相会,这其中就包含着多重意义。可是后来真正不能实行是台北这边,决策者有一些法律上的考虑与担心。
《瞭望》:听说最初的创意是把两张画拿到中国国家馆来展?
姚开阳:没错。展示的题目就叫“国宝重逢”。在一旁还会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由来、版本,以及画面传达的文化内涵。
《瞭望》:据说,台湾馆是在2009年下半年才进行展馆整体竞标。
姚开阳:台湾馆2009年6月才招标,建筑和内部展示分开竞标,各有四个团队参与。李祖原来找我们组成一个团队,最终我们提出“山水心灯”的方案竞标成功。
在成为中国国家馆创意总监后,我又成为台湾馆的创意总监。李祖原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宗教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创意,这包括祈福、天灯、阴阳五行,这都是他的想法。我们把这些想法在世博会上实际展现出来。
台湾馆最初有两个选择,就是自建馆和租赁馆。本来这么短的时间都是使用租赁馆,台湾的业主是台北贸易促进协会,他们说好不容易参加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去拼,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建馆。
《瞭望》:你怎么概括台湾馆?
姚开阳:其实台湾馆的概念就像台湾,面积很小,但是内容丰富。台湾是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在台湾有闽南人、客家人,有大陆各省的人,还有一定比例的越南人、印尼人、菲律宾人。台湾还有原住民,很多混血儿,美国人、英国人、荷兰人、日本人。
台湾是有很多声音的,每一个不同的族群,每一个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声音,很敢放声讲出来,所以台湾很热闹。台湾的自然环境也很丰富,台湾从最高的山到太平洋的海滨,最多半个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所以台湾是把很多很丰富的元素压缩到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的目的就要呈现出台湾虽然小,但是很丰富的特色。
世博会的洗礼
跃狮影像同时参与中国国家馆与台湾馆创意。姚开阳说,“这个机会是百年难得一遇的。”
《瞭望》:听说在台湾,跃狮影像因参与世博会而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姚开阳:《远流》是台湾很重要的一个杂志。它择选了一百人称为“新台湾之光”,其中我是其中的一个。这本杂志在台湾很有影响力,主要人选是在商业或者社会意见领袖中选择。
《瞭望》:台湾人如何看待上海世博会?
姚开阳:媒体是看重台湾如何去参与这场盛会,它从台湾的角度去观察。
《瞭望》:北京奥运会呢?
姚开阳:从我们产业的角度来讲,世博会更为重要。第一,世博会是直接跟产业、跟商业有关。世博会持续时间比较长,是半年,奥运会时间比较短。我觉得奥运会的影响力应该没有世博会大,世博会可以带动经济、文明、科技的发展。
《瞭望》:你认为奥运会和世博会对中国人有何种意义?
姚开阳:办过奥运会、世博会这些活动之后,整个国家的力量、形象、国民的自信心都翻了一番。世博还有一个意义,7000万人进园参观,95%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多了7000多万看过全世界科技文明与创意的国民,这种社会教育的意义有多大?我想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让7000多万国民接受到这种教育。
我觉得不能老是看负面,说这个人不守秩序、不排队。他经历过这次世博会洗礼之后,就会有不同,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这么多人经过世博会的洗礼,看到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科技、创意,眼界就会宽广。这样的人不是1万、2万,而是7000多万,很多国家全国人口也没有这么多。
国民素质的提升对于中国的未来会产生大的影响。有人问中国投资来办世博值不值得?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