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国际参展

西班牙馆设计师:用柔软敏感之心织“诗意花篮”

时间:2010-05-20 12:11   来源:解放日报

 

  贝纳德塔端着一杯咖啡,静静地站在西班牙馆的2楼。明媚的日子里,感受阳光穿透藤条板,映射出地面的五彩斑斓;雨中,这柔软的建筑依然那么美。一伸手,似乎就能碰到她的心,或温暖,或孤独。

  西班牙馆的“藤条”,早就出名了。可她的设计师,却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女人。

  采访那天,是贝纳德塔第一次站在自己的作品里,与那么多的中国观众一起分享。站在楼上,望着川流不息的游客,贝纳德塔轻轻的说:“这就是我想要的,分毫不差。”

  之前的采访中,很多人问到藤条板这种材料,灵感来自于哪儿?她回答:“这是我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材料,办公室的椅子、家里的家具,更重要的,中国也是编织大国,这是一个中西文化的连结点。”

  最初的灵感来自家乡的小公园。贝纳德塔说,那是2007年底一个平常的傍晚,漫步在公园的小树林中,一个藤条编织的装饰物吸引了她的注意。“它是那么美,那么恬静,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当时,正值西班牙建筑行业为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竞标的关键时期,贝纳德塔一瞬间就有了方向。

  这是个令人无比兴奋的灵感,可是要付诸实施,却困难重重。首先,用这种材料搭建建筑是否可行?贝纳德塔走访了西班牙大大小小的手工工场,做了无数试验。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内含柳条的藤条板,坚硬而有韧性,维护费用低,还可进行各种技术处理。

  贝纳德塔曾经想要把整个展馆编成一个大竹篮,可这样的工程没有办法实现。在同济大学的帮助下,贝纳德塔改用每片约2平方米的藤条板。“它像很多篮子,而不是只有一个。”

  山东的工厂生产得很快,100多位老师傅每人每天编织两片,1个月左右,8524块藤条板全数完工。为了贴合建筑流线型的支架结构,每块都有独立的编号,从形态、颜色上划分成27个种类,精细到家;为了与中国文化呼应,藤条不经过任何染色,用开水煮5小时变成棕色,煮9小时接近黑色,像鱼鳞一样排列组合、钢丝固定,形成从远处可望见的“中西合璧”汉字景观。

  浇上桐油、防火处理,一个匠心独具的西班牙馆诞生了。灵动的藤条板,让人想起围栏中的斗牛场、热情奔放的弗拉明戈舞娘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

  记者回家上网搜索——贝纳德塔:北京奥运会场馆建筑唯一一位女性设计师;丈夫去世后,独立完成苏格兰国会大厦等著名建筑设计;18岁第一次来到中国,30年后设计出西班牙馆“诗意的花篮”……(郑雯 刘颖)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