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龙
400多年的东西方文化交融,在澳门培育出独特的土生葡人群体,成为澳门社会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昨日下午2点30分,记者在婆仔屋艺术村见到了该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建筑师马若龙。
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广东话和英语转换自如,生于澳门、在欧洲深造的马若龙是个典型的土葡。其祖父是葡萄牙人,祖母是华人,母亲具有西班牙血统。他在澳门文艺界享有很高知名度,有澳门茶文化馆等多个设计作品。近来,他再度被广泛关注,是因为他设计的“玉兔宫灯”在上海世博会澳门馆概念设计比赛中获得金奖,澳门馆因此采用该方案建造,整个外形将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玉兔”,十分特别。
他指着亲手制作的一只兔仔灯笼对记者说,澳门馆的创意来自于此。去年,澳门馆方案进行公开征集时,他正在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参与设计当地一座酒店。当晚,灯光熄灭,整个滑雪场一片寂静,只有酒店的一排灯笼沿山而上,错落有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连续5天4夜,他通宵达旦,和朋友设计出了以灯笼为原型的、颇有马氏风格的“玉兔宫灯”。
“澳门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中西交融,澳门馆的设计也应当如此。‘兔仔灯笼’在澳门很受欢迎。每到元宵、中秋,街上到处挂着中国传统特色的玉兔宫灯,孩子们人手一个。”他形象地说,世博会上,澳门馆的位置邻近国家馆,国家馆的斗拱外形像一道“南天门”,澳门馆则是在门外迎接四方宾朋的“玉兔”。澳门馆使用玻璃、钢铁材料建造,世博会展览结束以后,这些材料还可以被回收利用,凸显环保理念。尤为特别的是,整个澳门馆高19.99米,象征澳门在1999年回归中国。
作品成功被采纳,令马若龙十分兴奋。一年来,他连同本澳20位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等组成团队,并经常飞往上海,同上海同济大学的施工方协商,目前澳门馆正在按计划推进。“到时候观众走进澳门馆,便能通过多媒体展示,看到澳门方方面面,特别是回归祖国十年来的成就。”
提到回归十年,曾在澳葡政府时期担任文化司署司长的他表示,十年来澳门发展“非常之好”,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成功的。1999年回归之前,当地有些葡人纷纷离开澳门回到葡萄牙或者西方国家,而马若龙则坚定地选择定居澳门。“结果,看到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社会稳定,我的葡萄牙朋友们又都回来了。”
本月中旬,马若龙受邀与澳门特区政府一起前往北京,参加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成就展”,观众的热情让他很为感动。他一再对记者说:“希望今后多一些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澳门感受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