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六,解开“多人多天”的三个悬念
 
 
  来源:      日期:2005-10-13 08:38

 

 
  新华社上海10月12日电(记者高路)万众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12日发射成功。与“一人一天”的神舟五号相比,“多人多天”的神舟六号因为要进行一场更为自由、更为持久的太空之旅而备受人们期待。航天员由一人变为两人,在轨运行时间成倍增加,神舟六号的发射,将是对我国“多人多天”载人航天技术的一次全面考核,因为“多人多天”会带来一系列技术考验。日前,记者就大众普遍关注的几个悬念,采访了上我国航天界有关专家,获知了权威的答案。

  “天地对话”会否时间更久?

  神五飞天时,航天员杨利伟“我看见了美丽的家”的亲切画面和语音,从太空传来,令神州大地备受鼓舞。当时的这场“天地对话”为时不算很长,那么,在此次飞行时间将几乎多出五倍的神六上,两名航天员会不会与地面作时间更久、更加频繁的对话呢?

  航天专家对记者介绍说,相比神五21小时的飞行时间,由于这次神六飞天时间长,“多人多天”所需要的相应工作也更多,比如在轨道舱内做有关实验的数据结果也需要传输,所以,这次的图像、语音通讯,从时间和数据量上都会比神五那次多出很多。

  专家介绍说,神六的整个测控通讯系统是个大系统,包括在轨的飞船上的测控中心分系统,也包括地面测控系统,以及在全球海洋上行驶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飞船只有进入测控站或者测控船接收弧度范围之内时,飞船上的数据、语音、图像才能够被传送,指挥中心才收到航天员在轨的图像、语音以及各方面的遥测数据,或者向飞船发送指令。飞船入轨以后,如进入国内测控段,数据和图像就通过直接接收,返回指挥中心;如飞到境外的空间时,就由设在国外的固定站接收,同时,也可以借由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四艘测量船进行接收。这些测量船的作用至关重要,工作人员也非常辛苦,往往在海上一呆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据了解,上海航天局长期承担保障神六天地通信的任务,对于此次神六通信时间更长的难关,技术人员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可靠性研究和地面测试工作。

  航天员在太空长达数天,生理活动怎样正常进行?

  神五航天员只在太空飞行了一天,而这次神六的两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飞行数天,并要往返于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在轨道舱内进行科学实验。航天员在太空使用的饮食系统、排泄处理系统等问题,都是神五飞天时不曾有过的考验。

  航天专家介绍说,飞船的任务,是在飞行周期内把航天员以及相应的物资送入太空,在此期间必须有足够的水、食物、氧气及其它物资,这是飞船必不可少的生命保障系统。如果说,为期只有一天的神五。主要是实现载人上天的技术突破,那么此次神六,则是对飞船性能的全面考核。

  专家说,神六与神五之间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神六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调整。神六运行时间长,载人多,所以飞船轨道舱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将需要为航天员创造合适的舱内环境,保证舱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清除舱内有害气体,提供用水和氧气,甚至配备餐具、复水设备、食品加热器和废物收集箱等等。

  据了解,神六生命保障系统的供氧系统所需要的管路、阀门等,是由上海进行二次配套的。它们可以支持这个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得航天员的生理数据,从而调节他们的活动,满足其生理需求。

  返回舱需要扩容吗?

  许多人还记得当时从电视中看到的航天员杨利伟返回地面的情形:电视画面中,神五的返回舱显得非常小,似乎只能容下杨利伟一人。那么,神六要载两名航天员上天,是不是需要重新打造一个容量更大一些的返回舱?

  专家介绍说,上海航天局在神六中承担了着陆缓冲发动机的研制任务,要求返回舱在降落时达到“如羽毛般落下”的效果。在这一领域,我国采取的是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即用减速伞,依靠大气阻力使速度降下来,而不是弹道式的返回,因为后者对航天员造成的生理负荷会非常大。不过,由于返回舱最终落地的时速还是比较大,为了确保航天员安然无恙,上海航天局为神六提供了反推小火箭的技术,即在飞船降落,返回舱离地面1.2米左右时,返回舱下部的四个缓冲发动机点火,像“小火箭”一样,再给返回舱一个向上的推力,把降落速度进一步降下来。科研人员为了保证这四个“小火箭”万无一失,曾作过50多次的整舱着陆冲击实验。

  专家告诉记者,返回舱有2.8米的直径,内部有足够的空间,事实上最初就是按照三个人的容量和质量来设计的,所以,“返回的航天员即使再多一名也绝无问题”,因而没有必要“扩容”。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