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王经国、何坤)实现月球探测是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半个多世纪以来,月球探测一直是各国激烈竞争的科研领域。我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已建立了能研制、生产各类航天器及运载火箭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2003年3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对月球资源和能源以及特殊环境进行全面探测。这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突破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根据我国的情况,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嫦娥工程将按“绕”“落”“回”3个阶段实施。
“绕”即“环月探测”阶段。将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月空间的环境,并将图像与数据发回地面。这一方案跨越前苏联和美国早期的硬着陆、近旁飞跃等步骤,直接进入绕月飞行探测阶段。绕月轨道为极月圆轨道,可以对月球的所有表面进行控测。
“落”即发射月面巡视车、自动机器人登陆月球,探测着陆区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岩石剩磁和月表的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控测或采样分析,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环境、地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数据。
“回”即在实现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后返回。发展新型月球巡视车和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在月面分析取样、采集关键性样品后返回地面。同时,对着陆地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及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