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发射升空
 
 
  来源:      日期:2005-10-11 16:21

 

  2001年1月10日凌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戈壁滩,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此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辉煌,数以千计的科技人员正紧张地进行“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的最后准备工作。

  夜幕笼罩下的发射塔,在近百盏聚光灯的照射下,仿佛一座玲珑剔透的水晶宫。这是一座专为载人航天工程而建设的现代化发射塔,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就是从这里发射升空的。

  离发射还有40分钟,发射塔上21岁的操作手按下控制开关,环抱飞船的最后一组平台缓缓打开,乳白色的箭船组合体展露出来,飞船上的五星红旗图案格外醒目。

  数小时前,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把3个生物培养箱小心翼翼地放进保温箱,盖上棉被,送进了飞船返回舱。发射时,震动会不会对生物有影响?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都作了详尽测算。

  “点火!”“起飞!”。1时整,“神舟”二号奔向茫茫宇宙。

  10分钟后,海上测量船传来飞船准确入轨的参数。顿时,发射现场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10日21时,中心调度指挥员下达了变轨的指令,2秒钟后,飞船上的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在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飞船成功由椭圆轨道进入了圆轨道。

  12日,“神舟”二号飞船变轨后,又以圆轨道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31圈,轨道高度在飞行中逐渐出现衰减。20时24分,进行轨道保持的控制数据指令向飞船发出。“数据注入成功!”北京指挥控制中心调度指挥员的报告,令现场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不久,从飞船上传回的数据表明,飞船已按照指令成功进行了轨道调整。

  16日18时33分,当“神舟”二号在绕地球的第107圈飞行中飞临南大西洋预定海域。“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清晰报告,船载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刚从海平面出现的“神舟”二号飞船。与此同时,船载其它各测量通信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一道道数据链和遥控指令,连续不断地从“远望三号”发送到“神舟”二号飞船上。

  “一次调姿!”飞船飞行姿态开始调整。

  “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微光电视上原来显示飞船的那个亮点,瞬时变成了两个。“分离成功!”人们惊喜地欢叫起来。

  “二次调姿”、“制动开始”、“制动结束”,伴随着各项指令的继续下达,只见显示屏上的一个亮点,正在向下方运动。这就是分离后的飞船返回舱,它已从飞行姿态转为返回姿态。

  19时,整个飞船着陆场一片寂静,各种跟踪测量设备翘首以待,时刻准备捕获目标。4架直升机和6辆搜索车已进入指定位置,待命出发。

  “飞船进入黑障区!”前方测量站报告。这表明飞船已进入距地面80公里的大气层。返回舱表面与大气层剧烈磨擦,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蔽,致使地面与飞船失去联系。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着陆场前置雷达站的报告打破了现场的沉默,有关飞船的各种信息源源不断传来。返回舱着陆后,向外发送信号。

  “直升机起飞!”指挥员一声令下,4架早已整装待发的直升机腾空而起,迅速向飞船着陆点飞去。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遨游太空7昼夜,终于胜利地返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