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许多国家的资深学者和媒体人士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总编辑马克东·巴伯对本报记者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同世界各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不可没。巴伯认为,政治制度必须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具有这个国家的自身特色。在去年的雨雪冰冻和地震灾害中,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与受灾群众同甘共苦,这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伊凡和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人员克里斯·奥尔登都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本国人民选择的。伊凡强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的民主需求,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并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那些照搬照抄别国民主制度的国家无不面临各种问题。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将国家引领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事实证明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民主制度。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对本报记者说,与在发展问题上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中国模式”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制度,也是对中国发展最为有利的政治制度。鲍威尔表示,他毫不怀疑地认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非常成功。一个良好的制度必须以适配性和有效性为原则。实践证明,人大和政协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他相信,随着中国的继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系教授琳达·巴克特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上没有哪两个国家的政治模式是完全相同的。各国都有权也应该根据本国实际去选择和设计政治制度,而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所以也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北欧几国的国情有相似之处,甚至语言都非常接近,但在议会制度、政府架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别。在谈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巴克特曼强调,中国的老百姓对两会高度关注,寄予厚望。这不难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充分认可。
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前主任莫汉蒂教授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摸索出来的。人大代表所提议案和建议都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这种政治制度是实实在在的民主政治,这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西班牙埃菲通讯社国际部资深编辑卡斯蒂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完善,并将根据新的情况继续得到完善。它必将更好地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中国不断进步和发展。
美国洛杉矶华夏政略研究会会长王中平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中国政府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挑战时反应迅速,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泰国法学家桑纶·卢曼诺蒙对本报记者说,每个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也不一样,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中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复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并正在为世界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