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邹声文) 2005年——“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中国用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6年——一个十分关键的年头。如何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让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阔步前行,成为13亿中国人今年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每年都迈上新台阶
2006年1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公布了一组关于2005年的中国经济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中国现价GDP(国内生产总值)为182321亿元人民币,按照当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22257亿美元,人均GDP达1703美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9%。
——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4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增长3.1%。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425亿元,增长16.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增长22.6%。
——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
“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良好,为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新的一年乃至‘十一五’时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德水如此评价2005年中国经济的表现。
实际上,回望整个“十五”时期,我们会发现,每一年中国经济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6年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GDP历史数据修订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以上,最近3年的增幅更是一直保持在10%左右。
注重科学发展成为五年最大亮点
更让人欣喜的是,“十五”期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中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特点被许多人看作是过去5年中国发展的最大亮点——
从自主研制的通用芯片到超级计算机,从人类基因组到抗糖尿病新药,从超级稻到载人航天工程……随着国家“863”“973”和重大科技专项与工程的实施,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从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到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从严防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到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格控制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到严格市场准入……以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突破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
从减免农业税到彻底废止农业税条例,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到大规模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为农民工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不断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措施。
从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加速形成和融合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踏上振兴之旅到有关方面着手研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和机制方面,我国不断取得新进展。
从严格保护耕地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不断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到硬性要求大型火电厂配套建立脱硫设施,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以立法形式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中国及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千方百计开拓就业岗位到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从为流浪乞讨人员设立救助站到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从关注百姓生命健康、不断采取措施平抑药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到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题……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
“十五”期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一五”规划《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绘制发展“路线图”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面对战略机遇期,中国耽误不得;处于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
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关头,党中央高瞻远瞩、未雨绸缪,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新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部署,成为关键时期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的纲领性文件——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建议》从“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议》在科学判断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突出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6条原则。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建议》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两个关系重大的指标。与此同时,《建议》对扩大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议》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内涵,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破解“三农”难题这一重要课题。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动力之源。
“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这个科学判断,《建议》对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作出全面部署。
“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建议》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
……
作为一份实现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即将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将审查和批准根据《建议》编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意味着《建议》将正式从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成为我们自觉遵循的行动指南。
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十一五”期间创造新的辉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