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说
 
 
 
聚焦: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机遇和新考验

  时间:2006-03-05 14:48    来源:     
 
 

        5日在京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喻示着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或“新的开始”。从今年起,中国就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台阶。这个路途既风光无限好,又隐伏各种拦路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说明时表示,“未来五年国际环境总体上对中国发展有利,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国内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困难。”这意味着,执政期过半的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将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专家的看法也是如此。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对新华社记者说:“今后,将迎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迈向新腾飞、新境界的难得机遇,也是对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新考验。”

        今年两会的最大关注点是“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人代会审议批准。这项规划的建议是去年10月由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审议的。它须由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批准,从而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都必须遵循的活动规范和行为准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白钢教授称,通过将“十一五”规划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其目的是希望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肯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基本国策,以保证中国改革开放能够在一个既定的目标下顺利展开。

        此间观察家认为,编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更多地是意味着一种重要转折,或说一个新的开始。它不只是计划改称规划、指令性质变成指导性质,以及指标、项目等事务性质或应用之类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涉及方向、轨道性质方面具有重要特点。

        从5日提交人代会的这个90页规划纲要草案来看,它的各项指标均十分诱人,可以说,每一段话都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在中国引发出一个或几个重大新闻。中国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九十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次大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两次大飞跃,那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际社会也大多看好中国的发展。英国路透社称,“十一五”规划昭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朝着绿色GDP的方向转变,从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国际清算银行2005年年度报告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改变了世界产业格局。中国融入整个市场经济一体化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自由化所释放的强大竞争力,是导致世界产业格局变化的原因之一。

        但也有舆论表示忧虑。日本《经济学人》认为,经济规模的加速扩大,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以及材料和能源的“暴饮暴食”,中国如果不迅速从量的增长转换为质的增长,将难以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每日新闻》则称,“中国面临的严峻课题不容忽视,最关键的是贫富不均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未来要努力解决的问题作了归纳,包括: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他称在未来五年中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充分准备”。

        不少人希望中国尽快解决上述国内的种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顺利实现发展目标,但也有一些对中国不太了解或有误会的海外人士指称更加富强的中国会构成“新的威胁”,“颠覆世界秩序”。

        中国政府能够拿出什么样的措施消除人们的疑虑?这些措施能否在实际中真正得到落实?中国的转折将给世界政经格局带来什么影响?人们希望从这次两会上得到更加明确的答案。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