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9月24日消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本网专访了著名台湾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郭震远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4日发表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中的集中表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对台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为什么说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3月4日发表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以下简称《四点意见》)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中的集中表现?
郭震远:胡总书记的《四点意见》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热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四点意见》在延续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一贯方针政策的同时,表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意。两年多以来,反“独”、遏“独”斗争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发展,都是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四点意见》的成效。这充分显示了《四点意见》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对台工作中的集中表现,已经并将继续在对台工作中发挥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四个决不”是《四点意见》的主体,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四个决不”是在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2004年以后,“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大大加剧,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和平稳定最严重的现实威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在复杂、严峻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四个决不”,既是过去几十年对台工作方针政策的延续,又是对新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应对。“四个决不”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构成了在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中,争取和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不可缺少的前提和不可动摇的基础;“争取和平统一”是努力奋斗的战略方向;“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则是最基本的战略措施。这四部分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四个决不”以及整个《四点意见》最核心的思想是,把争取和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推进和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的福祉紧密联系,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对台工作中最充分、最清晰的表现。这一核心思想在“四个决不”的每一部分,都有十分具体和明确的显示。可以说“四个决不”和整个《四点意见》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原则性和务实性的形成和表现,都基于这一核心思想。显然,坚持和不断发展这一核心思想,正是对台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两年多来的实际事态发展,不断显示了《四点意见》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尽管两年多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坚持阻挠两岸交流、交往的扩大,但两岸的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却冲破了这些阻挠,不断扩大,始终保持着较快发展的势头;尽管两年多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不断制造推行“法理台独”的严重事件,但台海局势基本保持和平稳定。最重要的是,尽管两年多来海峡两岸关系更加严峻、复杂,但祖国大陆始终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地位,有效地引导两岸关系遵循和平发展的主题向前推进。《四点意见》的作用和影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反制陈水扁“入联公投”的严重“台独”挑衅中,已经并将继续得到更充分、更具体的表现。
记者:怎样理解《反分裂国家法》是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可靠保证?
郭震远: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并从当日开始实施。这是对台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由此对台工作进入了遵循国家意志、运用法律手段的重要新阶段。两年多来的事实充分显示了,通过和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重大意义和影响。可以肯定,这些意义和影响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显示。
很多人特别关注《反分裂国家法》的第八条和相关的条文,即所谓的“非和平手段条款”,由此有人甚至把《反分裂国家法》称之为“对台动武法”。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反分裂国家法》中关于对台动武,或更准确地说,关于采取非和平手段及其他措施的条文,当然是重点内容之一,但既不是唯一的重点,更不是该法律的基本精神。
通过和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是面对海峡两岸关系新形势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四点意见》的第一项重要措施。由此决定了这一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出发点是:更有效地争取和保持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更有力地推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这些在《反分裂国家法》中,有着全面、清晰的表现。《反分裂国家法》的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采取非和平手段及其他措施,坚决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反分裂国家法》第五、六、七条明确规定,国家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将不断推动两岸交流、交往的发展;将争取通过两岸的平等协商、谈判,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反分裂国家法》的这两部分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而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争取和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保证。
两年多来,《反分裂国家法》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反分裂国家法》不仅是对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有效震慑,是他们推进“台独”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是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更重要的是,《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和实施,更加强化了祖国大陆在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变化中的主导地位,迫使“台独”分裂势力进一步陷于进退失据、难以应对的被动境地。这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最重要的事态发展。
记者:如何评价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会晤台湾主要在野党领导人并建立党际交流平台、建立相关论坛的意义和影响?
郭震远: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并发表新闻公报。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又先后会晤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在这些会晤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与这些政党的党际交流平台,连战等多次来大陆参观访问,与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会晤,并且举办了四次不同侧重点的论坛。这些会晤和交流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受到两岸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在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台湾岛内政局十分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这些会晤和交流成为了打破两岸政治关系几十年的僵持局面,切实推进两岸各领域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全新模式,充分显示了我对台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四点意见》中明确提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这明确地表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两岸民众福祉为重,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最大诚意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实现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念和高度灵活的务实态度。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会晤台湾主要在野党领导人并建立党际交流平台,就是以实际行动向两岸民众、也向国际社会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处理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
通过党际交流平台和论坛,中国共产党和台湾主要的在野党,对两岸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看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重要共识,为保持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中的大量具体问题,也在党际交流和论坛中受到关注,并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出了妥善处理。这明显强化了党际交流和论坛的务实性。
记者:怎样认识祖国大陆一系列惠台措施的成效?
郭震远:近几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后,祖国大陆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惠台措施。这些措施涉及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的所有方面,已经并将继续给台湾民众带来方便和实惠,对两岸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人员交流一直以较快速度持续发展,现在已经达到很大规模。在两岸政治关系一直处于僵持状态的局面下,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的持续、较快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最突出的亮点。但是,台湾当局出于政治需要,对于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从一开始就设置了许多障碍。例如,迄今不开放直接“三通”、严格限制大陆人员、资金入岛等等。台湾当局的做法在严重干扰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的正常发展的同时,直接损害了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
祖国大陆一贯大力推动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的发展,一贯重视保护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大陆制定、实行了大量保护、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特别在2005年以后制定、实行的一系列惠台措施,更表现出全面涉及台湾民众在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中的利益和需要的特点。这些措施中既包括为台湾农产品,特别是水果、水产品“零关税”进入大陆提供“绿色通道”,也包括进一步开放台湾学生来大陆就学、就业;既包括加强台湾同胞在大陆各方面正当权益的保障,也包括为台湾同胞来往两岸提供更多方便。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行,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湾民众的诚意和善意。
大陆这些惠台措施的制定和实行,已经给台湾民众带来大量实惠和方便,也促进了两岸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的新发展。由于陈水扁加紧推进“法理台独”,近两年两岸关系更加严峻、复杂,但大陆将继续实行各项惠台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已经明确表示,“我们将忠实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因有少数人的干扰和破坏而有任何改变。”可以肯定,祖国大陆将会坚持实行各项惠台措施,而且会努力做好。台湾民众将更广泛、更实际地感受到祖国的关怀之情,体会到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善意。(李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评论》学术顾问郭震远(资料图片)
台湾问题专家郭震远(资料图片)
郭震远接受媒体采访(图片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2005年1月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李义虎(右)接受媒体访谈,回顾和分析2005年两岸关系中的热点。(图片来源:人民网)
由中国台湾网、东南卫视主办,搜狐网协办的“2006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于2006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问题专家郭震远(左)、刘红(右)在线接受访谈。
郭震远简历: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师大环境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读硕士学位,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2年3月至1985年3月任国家环保局工程师。1985年4月调入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曾任常务干事、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8月被评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战略与台湾问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