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台湾“立委选举”将进行投票记票工作。今年的“立委”选举是台湾历史上朝野力量实力最为接近的一次对决,选举关系到民进党能否实现全面执政,泛蓝能否继续维持“立法院”多数优势,关系到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与两岸关系互动走向,蓝绿两阵营都把拼席次过半作为这场生死角力的关键,但迄今从选情看,没有任何一方胜券在握。对于蓝绿谁将赢得“立法院”过半席次,《国际先驱导报》采访的专家学者看法不一。
“泛绿”形势较乐观
阮次山(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时事评论员):台湾选举越来越恶质化,泛绿内部抢大饼,利益争夺激烈,自己挖自己都很辛苦,挖泛蓝的选票更不容易,预计蓝绿取得席次过半的可能性都不大。但如果泛绿距离过半只有三五席,执政的民进党就可以拉拢无党籍人士,从而掌握“立法院”优势,这将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十分危险。
凌友诗(香港大学政治哲学博士、福建省港澳特邀政协委员):泛绿在今年“立委”选举中席次过半的几率很大。首先,根据对2001年“立委”选举的观察,2000年“总统大选”陈水扁获胜,台湾首次政权轮替,2001年“立委”选举泛绿的得票率比2000年“总统大选”陈水扁的得票率高出不少,由此可以推断,泛绿在今年“立委”选举中的得票率很有可能超过“总统大选”,也就是说,泛绿在今年“立委”选举中席次过半的几率很大。
第二,由于泛绿执政后掌握庞大的行政资源,在地方建设、地方人脉桩脚和买票方面占有很大优势,这种优势或许在“大选”中不一定完全得到体现,但在“立委”选举和地方县市长选举中会充分反映出来。
第三,在“立委”选举中,选民一般比较注重候选人的地方政绩和社会形象,尽管民进党存在贪污腐败、金权问题,但民进党一向在地方工作方面做得比较扎实。
第四,在“立委”选举中,统独因素所起的作用会相对弱化。在“总统大选”中,有的选民不敢选陈水扁,就是怕他“台独”,但在“立委”选举及地方选举中,选民一般不太考虑统独因素,而重视个人形象,反而对泛绿有利。
第五,泛蓝阵营内部利益争斗激烈,龌龊频生,难以联手抗敌。
第六,经过多次选战的摸索历练,泛绿在贿选买票策略和操作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相对于泛蓝,运作更加得心应手。
国民党将进一步分裂
尽管对选举结果的预测不尽一致,但香港分析人士在一点上看法不约而同,即泛蓝在选举中的表现不被看好。
林中坚(香港中观研究所研究员):泛蓝太不争气!当前反独的国际形势对泛蓝有利,美国不断就“公投制宪”的“台独”主张对陈水扁发出警告,连民进党大老林浊水都在痛批陈水扁,陈水扁可谓内外交困,但泛蓝阵营却不会抓住良机,善加利用。泛蓝由于内部矛盾重重,争斗不断,选前国亲合并最终流产,令泛蓝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打折扣。
凌友诗:如果泛绿过半,取得“立法院”优势,国民党历经今年3月“大选”和这一役的连续挫败,将更加没有目标,没有核心,不排除泛蓝未来可能发生进一步分裂,一些“蓝中带绿”的本土派人士出走,投奔绿营,岛内政治生态发展情势将对泛蓝十分不利。
陈水扁不会走“新中间路线”
曾有美国专家估计,“泛绿”若一统朝野,民进党将走上“新中间路线”,提出一些缓和两岸紧张局势的措施。但是香港学界对此并不赞同。
凌友诗:选后陈水扁在“台独”路上肯定会越走越快,甚至走向“急独”。从最近台湾当局祭出的修改历史教科书、驻外单位和公营事业“正名”等一连串动作看,陈水扁在加紧推动“去中国化”进程时,已经完全是凭其个人意志来运作,不再看泛绿在“立法院”人数是否过半。就算泛绿在“立委”选举中没有过半,2006年“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也完全有可能。
陈水扁日前宣布,将在两年内,把驻外“使馆”和公营事业逐一正名为“台湾”。这种以“去中国化”为目的的“台湾正名”运动,对台湾社会的实质影响非常恶劣。不出三年,所有台湾人,尤其是青年人,都不再会有中国意识,只剩下台湾意识。即使陈水扁不改“国号”,不踩红线,但“中华民国”的实质经过李登辉和陈水扁多年来的“去中国化”,已经被严重掏空,只剩下这四个字的空壳在晃荡,这意味着两岸长期分裂的形势被固定下来。陈水扁即使有温和路线,只是不给美国和大陆以借口,留下一层皮,顶多不逼我们走向最后一步,但两岸关系绝对不会朝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林中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我并不悲观。因为“台独”能否实现,还要看国际大气候。尽管岛内小气候对陈水扁推动“台独”路线有利,但从国际大气候来看,以中美为首的主要大国正在加紧编织出一张“反独之网”。美国的天平向北京倾斜,对“台独”极为不利。陈水扁再不就范,中美完全有可能联手搞出一个“第四公报”,这对“台独”势力将具有致命打击。
只要美国不支持“台独”,只要中美联合遏制“台独”的压力足够大,即使岛内出现80%以上的人都支持“台独”的局面,台湾也不可能实现独立。为了避免台海局势失控,不被“台独”势力拖下水,卷入一场难以估计后果的战争,美国很可能“弃独保台”,在关键时刻,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台独”。
因此在两岸关系前景问题上,我们无须悲观。民进党当局大搞“去中国化”,中国也可以在国际上实行“去台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