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依托“五缘”优势深化闽台交流

时间:2010-02-23 15:52   来源:福建日报

  “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如何把握机遇,发挥闽台‘五缘’优势,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促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站在新起点的海西建设显得更加重要。”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将目光聚焦在海西战略上升后,福建如何发挥对台的独特优势,携手共创双赢,更好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他们期冀海西进一步发挥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推动闽台经贸更紧密合作,全方位开展文化交流,形成更积极、更开放的对台合作格局。

  更紧密 经贸携手合作促双赢

  “一个日本甜柿卖到40多元,都可以买几斤当地甜柿了。台资农业企业打造品牌,创新营销模式,确实给当地农民上了生动的一课。”

  省人大代表、漳平市委书记刘远说,目前已有40多家台企、300多名台商进驻漳平永福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园合同利用台资达18.1亿元,当地也形成以台湾高山茶和水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2008年,创业园还成立省内首个台湾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提高台农组织化程度,提升产品品牌和竞争力。漳平统一打造的“大陆阿里山”品牌,推动了台湾农民创业园走上发展快车道。

  刘远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引入,带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漳平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总产值保持5%的年增长率,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增收幅度达10%以上。

  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金融合作尤受关注。省人大代表、厦门市财政局局长黄强认为,台湾人寿、富邦等岛内金融机构已进驻厦门,两岸金融合作步伐加快。进一步支持兴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有利于促进闽台金融机构双向互设、互相参股等深层次合作。

  省政协委员、民进莆田市委主委王少华建议,放宽台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开展业务的相关要求、试行建立较完善的新台币兑换与流通机制、先行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试行推动对台离岸金融业务等,加快对台金融合作的先行先试,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建立。

  全方位 文化交流迎来大发展

  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正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发展的良好态势,代表委员对此深有感触。他们表示,文化交流是沟通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发挥闽台优势,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不仅可为推动形成海峡经济区打好基础,也将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前两天在福州上演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好评如潮,体现了客家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今年,该剧将赴台演出,希望以此为纽带,加强闽台客家文化交流。”省人大代表、永定县第二中学副校长游爱娇说,文化交流增进了台湾同胞根脉认同,建议成立两岸客家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推动两岸传承中华文化和客家文化。

  省人大代表、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林承超细数去年闽台职业教育领域的多项突破,如成立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福建高职院校200多名学生首次赴台就读等,都取得较大反响。林承超建议,闽台间要加强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推动学分和学历互认等,继续在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上有新突破。

  省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委国桂荣认为,闽台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对接势在必行。“就行业和项目来说,两地可侧重文体旅游会展业、动漫游戏业、演艺娱乐业、工艺美术品、创意设计业等方面的合作。”在他看来,深化闽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共同利用、挖掘中华文化资源,生产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对于培育海西经济增长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更特色 打造对台合作新格局

  凸显前沿平台功能,打造更具特色的对台合作格局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省人大代表、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群德说,赋予更多先行先试政策,打造更具特色的对台合作格局,是闽台产业深度对接的迫切需要。

  “当前,台湾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需要,正加速向外转移。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已形成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产业,产业链完整,处于转型提升阶段,与台湾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吴群德介绍,去年泉州吸引台资大幅增长。截至去年9月,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349个,实际利用台资15.01亿美元。当地先后设立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台商创业基地、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举办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等,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对拟申请设立的泉州台商投资区,应赋予更多的先行先试政策,以利于其发挥对台交流合作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和台胞参与海西建设。

  “厦门大嶝岛不到两万人,金胞就有3000余名,厦金区域合作特色鲜明,又是海峡论坛的永久会址,可在此设立海西翔安综合实验区,与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形成南北呼应。”省人大代表、厦门翔安区委副书记、区长柯志敏建议,要充分利用大嶝现有资源,依托厦门的产业和港口基础,推动特殊监管区建设,建立综合实验区,与厦门其他台商投资区协同发展。

  省政协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柳红认为,台商投资区是台资进入祖国大陆的重要平台,应强化台商投资区的功能作用,更为深入广泛地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她建议,福州、厦门台商投资区的新扩部分和拟新设的泉州、漳州投资区的建设,可与台湾方面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记者 朱力南 林娟)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