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全民期盼中“再出发”——代表委员热议教育改革和发展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隋笑飞、姜琳、任沁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驻地宾馆内,两会前公布并向全民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代表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继2009年年初之后,政府再次就教育改革和发展,向全民征求意见——此举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充分认同和肯定。
“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中国政府通过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的教育改革路线草图。”全国政协委员、福建音乐学院院长李未明难掩激动之情, “《纲要》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变革。它说明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正在不断走向科学、走向民主。充分征求公众意见之后的《纲要》,令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庞晓丽也对再次征求意见这一做法表示赞赏。她说:“《纲要》以民主开放的形式,面向公众,依靠公众,勾勒未来教育发展的轮廓,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意见的重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医疗等问题成为百姓连续多年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两会前夕,一系列网上民意调查和网民的反映,教育仍然是热点之一。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实现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呼声。
在全社会期盼中出台和公布的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等。去除教育行政化、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组织实施10项重大教育工程……一系列新提法、新举措、新政策,使人们看到了教育振兴的希望。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看到这样的字句出现在《纲要》醒目位置,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科协主席康耀红感到鼓舞:“高校管理的行政化趋向是社会热议的问题,《纲要》没有回避,态度明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