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和5日,中国特有的两会正式开启。外媒不约而同关注着两会的议程,这些议程的推动力近年越来越多地来自中国的草根。今年,它们几乎完全围绕民生话题展开。这很可能是今年世界大国议会中最彻底的一个“民生大会”,本国国民的关注和参与度也是罕见的。
美国《侨报》评论说,两会早已不单纯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两会,而且也成为面向庶民的论坛,因此被中国公众赋予太多的期待。也正因为如此,房价、医疗、反腐、教育、就业等民众关心的“纠结点”更应是决策层需大力解决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两会让社会的声音发了出来,有了实质性的谏言。可以说,两会已经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机会,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尝试。它在中国日益成为一种凝聚人心、动员中国人民的过程。
有外电对中国的两会仍抱着惯性嘲讽的态度,但反驳的声音在增加。《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援引专家的分析认为,目前,过热的房地产、通胀、大学生就业等民生问题被大量议论,全国人大和政协是争论这些问题的前沿平台。文章还说,关于全国人大是“橡皮图章”的观念需要修正了,因为人大会上的大量讨论、争论和五花八门的提案正改变着人们关于人大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