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高的“硬核新闻”密集“爆料”。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官员们“高调”发声,对媒体记者发布或透露本部门还不曾公开的大事、要事,所谈内容大量见诸版面、时段和页面,很“过瘾地”满足了一回受众的知情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全国两会为官员们提供了一个发布各自重要信息的重要平台和绝佳机会,借助国内外媒体云集,爆出的重要信息自然会引起境内外广泛关注。
记者从大会新闻中心了解到,今年报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超过3000人,其中外国记者和港澳台记者人数超过1300名。
“官员们也明白,在当今信息社会,泛泛而谈不会再有市场,因此都要有备而来才能上得了媒体。”汪玉凯说。
官员们“爆料”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这些平日不曾公开的重要信息,有一些看似与两会的议程并无太直接的关系,但却是各自主抓领域的大事、关乎国计民生的要事,也是间接地与两会相联系了。
例如,财经官员们有关人民币汇率、证券市场等的最新表态及相关信息披露,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会被海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6日表示,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但不排除一些特殊阶段,比如在危机条件下采用特殊的政策,包括特殊的汇率形成机制。
周小川的话音刚落,包括路透社、《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在内的世界重量级媒体就迅速报道并推出相关解读文章。
针对公众关心的“国际板”话题,官员们在两会期间也是纷纷披露各自所知晓的权威信息,并被众多海内外媒体大量报道。
例如,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2009年国务院文件已明确表示,在适当时候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到国内发行人民币股票,因此“推出国际板是一定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披露,国际板相关规则已有初稿,待修改完毕后将向社会征求意见。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王金祥8日透露,中国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正在拟定中,有关规划讨论意见稿正由国家发改委做最后的修改和推敲,将于近日上报国务院审批通过。
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阎庆民表示,截至去年底,中国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大概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财政部正牵头制定有关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相关管理办法,本月底可能出台。
……
“两会上信息密集发布,这一现象本身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确保上情下达、信息通畅的基本条件,也是政府治理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百姓的知情权,确保信息对称,让百姓充分参与到政府的决策当中去。
分析人士表示,除了“高密度”的记者会、集体采访和网络访谈活动等媒体会,可以让媒体记者向官员们提出大到发展规划,小到兴趣爱好等问题,官员们在会议间隙的“非正式场合”接受媒体访问,对记者发布“硬核新闻”,也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体现了两会的民主、宽松氛围。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安排了场次超过历届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会、集体采访、网络访谈以及数十场团组开放活动,针对各类热点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每年各媒体都在两会前进驻各酒店进行密集采访活动,希望抓到更多的“活鱼”。这些记者平常接触这些官员的机会也不多,此时更是纷纷使出浑身解数。面对记者的穷追猛打,不同于前些年的“习惯性拘谨”,官员们大多很乐意爆个“猛料”。
就连非常敏感的外交领域也不例外,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武大伟委员即向媒体披露,将力争今年上半年重启六方会谈。
“两会作为政策制定、审议、讨论、调整的组织载体,选择在这样一个时期密集发布重要信息,是非常正当的,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胡守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