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两会访谈:国家气象局长解读北方大旱原因

  时间:2009-02-27 10:09    来源:新华网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新华网 倪宏 摄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中国气象报 吴家翔 摄

 
 
中国气象报 吴家翔 摄

  [提要]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中国比任何国家都要重视气象工作,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国家之一,所有地球上能够出现的灾害在中国都有。而且中国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干旱对中国农业收成影响很大。他透露,此次北方冬麦区大旱由大气环流异常造成。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潘若佳倪宏)气象学在中国古代曾被看作是一种巫术,通晓天气的人也被看作是观星象、知未来的神人。因此人们渴望了解天空,也就对能够预报天气的人格外看重。时至公元2009年,气象预报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切,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了新华网记者采访,就网民关心的气象问题与记者展开交流。

  本场访谈由新华网与搜狐网合作。新华社《对话高端》栏目同时推出本场访谈电视版,将在东方卫视、陕西卫视、黑龙江卫视、广东卫视、云南卫视播出,敬请收看。

  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湿度的降水才是有效降水本月底之前还将有两场雨

  主持人:人工增雨从50、60年代就开始宣传,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人工增雨还作为一个大课题来做呢?

  郑国光:人工增雨从理论和试验上说是有科学基础的,事实也已经证明。但是想在大自然当中实现,我们的技术手段还不完善。首先你要了解云里什么样的结构,哪些部位适合人工影响?哪些部位不适合?什么时候适合?这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观测判别,而不可能是人站在云里边辨别,这个不可能,因为大自然太大了,人们对它也只能是有限的影响。

  我和你说一个道理,形成一块十公里长十公里宽的一块雷雨云所释放的凝结潜热有多少呢?大概相当于烧470多万桶石油,或者说相当于长岛的两颗原子弹放出的热量。有的云很大,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范围,怎么去影响呢?只能是通过人工的手段去引导这个云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向去发展。打炮也是通过影响云内部的结构,比如往云里面打凝结核,影响云的发展,硬碰硬肯定不行。

  主持人:您刚刚进来的时候说有一个好消息。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呢?

  郑国光:这个好消息就是月底之前还有两场雨,可能会彻底缓解冬麦区的旱情,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这次气象局发布的有关旱情的下雨报道有一个新词,这个新词大家很迷惑,就是"无有效降雨",以前更多说是"有雨",或者"没雨",为什么用这样一个词?

  郑国光:如果下一两毫米的雨,下到地上就干了,不彻底解决土壤的湿度。如果超过5毫米、10毫米的雨就能渗透到土壤里面,明显增加土壤湿度,这才能缓解旱情。我们讲的是气象干旱,气象干旱就是下不下雨和常年平均情况怎么样。但是现在关键是农业干旱,就是土壤的湿度够不够。如果天上下雨,但是土壤湿度不够也不行,能够明显改进土壤湿度的降水是有效降水。下下毛毛雨就完了,但是不解决问题。就像北京连续111天没有有效降水,中间有过一次降水,比如说元月初我们报了有小雪,结果城区没下,延庆下了,但是城区下了一点,只有0.1毫米,0.1毫米这在气象上也是降水,但是不有效啊,下了之后马上就蒸发了。

  实际上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重视气象工作,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所有的地球上能够出现的灾害在中国都有。而且中国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旱情对农业收成影响很大。据统计,中国的自然灾害当中72%以上是气象灾害,而在气象灾害里面70%以上是旱灾。旱灾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灾害,特别是北方十年九旱,我们讲干旱是一大片,洪涝是一条线,所以干旱的影响面是很广的,它影响到农业,农业收成不好了,物价上涨,农民收入减少带来许多的问题,还影响到人畜的饮水,特别是城市供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需水量越来越大,而中国恰恰是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四季分明、旱涝分明,受季风的影响显著,不像欧洲。

  有一个图,北京年降水量不比巴黎、伦敦少,但是看起来北京是缺水的,伦敦、巴黎是不缺水的,为什么呢?巴黎很少有大雨、暴雨,每个月的雨量都比较均匀,常下着小雨,不像北京夏天一场雨100多毫米,把全年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的雨都下了。伦敦、巴黎能有110天不下雨吗?只有在北京会发生。

  在北京每年两个月、三个月不下雨的情况,十年有九年会出现,所以现在是冬天快过了才下了第一场雪。这样的气候特点就导致我们国家气象预报服务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这么高度重视气象工作,特别和中国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对很多领导来讲关心气象就是关心民生,减少人员的伤亡就是关注民生。

  我国台风24小时登陆预报准确率高于美国日本水平

  主持人:一些更加恶劣的天气,比如像台风,作为我们国家气象部门和各地的气象机构,现在的预测水平在世界上是不是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位置?

  郑国光:台风路径的预报、强度的预报在国际上和世界先进水平是等同的,对于登陆我国台风的路径预报、24小时的预报在某些方面我们报的还比日本更精确一些,这主要是这些年来我们的科学家对登陆台风的路径、强度加强了研究、总结,对它的规律有更深的了解。

  比如说去年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为114公里,比日本都要更精确一点,48小时、72小时台风路径预报优于日本和美国,但是与社会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还在继续的总结、提高。

  主持人:为什么在有的地方预报就能很准确?在某些问题上的预报不是很准确?这是科技水平的问题?还是在某些问题上我们的意识问题?还是准备不足的问题?

  郑国光:说实话,我们生活的大气太复杂了。大气过程是非线性过程,大气的演变从初始状态,我用数学模式预测的话,它的结果是多个的。影响大气的过程是方方面面的,有自然的影响,有人类活动的一些影响,这些都使未来天气过程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怎么把握这种不确定性?怎么把握它的规律?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

  首先,把大量全球的气象观测资料汇总起来,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和数学方法,解数学方程组对未来进行一些预测。现在还有一个集合预报,就是把初始的状态分成不同的情况对未来进行预测,然后把预测的结果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一种出现可能性更大,这种预测是当前世界数值天气预报的方向,而且预测的结果比用单一状态预测未来的准确率更高一些,这是靠数值预报的手段。

  还有一个手段就是预报员根据大气的过去、现状,然后分析它的规律,研究对未来天气的发展作出一个判断,这是本身的一个经验,基于不同获取的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我们在天气预报里面常常说,老预报员经验丰富,他对大气的运动规律把握更准确一点。所以预报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需要他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

  主持人:还有一部分是科技水平的发展。在您身后有一个风云二号所拍的照片,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对整个地球的覆盖面和云图的监测面都是局部,不能到达全部。据说现在风云二号、三号以后的水平提高了,是不是对未来气象局的天气监测有很大的作用?

  郑国光:是的,刚才讲的我们对台风的监测预报能力的提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得益于风云气象卫星。过去卫星每一小时一张图,现在我们可以达到每15分钟一张图,一个小时4张云图,这对台风的移动、发展的一些规律就可以更详细的分析研究。

  比如说风云三号分辨率很高,过去最高的分辨率是1.1公里的分辨率,风云三号可以达到250米的分辨率,分辨率提高了4倍,而且云里面的细微结构看得更清晰了,就知道哪个地方有对流云团,这个对流云团有多大,它怎么发展,可以更加精细地跟踪天气、云的发展,给预报员把握天气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更强有力的依据,对他提高预报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

  气象预报要融入百姓生活满足百姓需求

  主持人:在这些总体变化下来之后,我发现您当了中国气象局局长之后兵强马壮,各种各样的力量也够了。

  我发现您在气象局里面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您专门推了一个气象频道,做了大量的改革。前几年我们也发现上海、深圳推广气象经纪人,我想都是在您当了气象局局长之后某种政策主导下进行的。您是想把气象办成一项事业?

  郑国光:气象部门是一个专业部门,我们对从事气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但这里面又带来一个问题,我们传统的气象工作者只集中在气象过程规律的研究、把握上,但这种预报是不是和老百姓、和社会需求能够衔接起来,过去我们考虑的很少,以至于很多老百姓经常给我们写信,气象台作出的预报模棱两可,看不懂,束手无策。比如"明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老百姓就问了,究竟是小雨、中雨、大雨。经常冒出"局地有暴雨",局地在什么地方?所以闹出一些笑话,而且这个大雨大到什么程度?预报的语言通俗化不够,和老百姓结合的不够。过去我们的意识是气象局只管预报,至于预报出来你用不用,你信不信,过去我们关心的不够。

  作为一个气象工作者,我认为气象预报要融入到百姓,融入到生活当中去,就是老百姓希望我们给他们什么样的预报,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2007年召开的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提出了新的防灾减灾体系,第一件事情就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第二件事情就是气象灾害的信息发布,就是怎么样在第一时间把气象灾害的信息发给所有的人群。第三件事情就是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工作,就是让百姓得到这些气象灾害预警的信息知道这种灾害程度是什么样的,怎么去预防,怎么采取一种避灾、自救的方法减少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们叫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气象灾害的信息发布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三位一体”新的气象防灾减灾理念。这样就可以把我们传统的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的预警真正融入到生产、生活当中去。要实现这些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因为现在一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的群体不仅仅是城市里的成年人,更多的是学生和边远山区的百姓。

  2007年我做了一个调查,因为那个时候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率很高,这一年雷电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有700多人,究竟是哪些人容易遭受雷电灾害呢。8月份我到了江西,截至8月10日江西省雷电灾害造成116人死亡,这些死亡的人员百分之百发生在农村,百分之八十多死亡的人是田里劳动的农民,或者雷雨天气的时候在野外骑摩托车的人等等,这反映了百姓对防雷知识的缺乏。

  针对在田里劳动的百姓,第一时间得不到这种灾害的预警信息,气象局联合有关部门在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方面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比如说全国有72万名防汛责任人,我们通过手机把预警信息传给防汛责任人,由防汛责任人把信息传给老百姓。比如我们在一些中小学进行科普宣传,我们把预警信息发给中小学的校长,告诉他什么时候来灾害,怎么样去预防。去年我们又建立了近30万的农村气象协理员队伍,每个村民小组出一个气象协理员,我们编了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的小册子培训他们,教他们怎么使用气象信息帮助农民避灾自救。这项措施很好,地方政府也很支持。如果气象预报信息不和百姓、社会结合,它的效益就很难发挥。

  主持人:您要这样做可以理解,但也有人提出来,中国气象局或者各级气象部门,你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但是你们却做了很多有偿的信息服务,比如说有人想去登山,要花钱去购买气象数据,这个其实也是导致有些地方的气象经济消失的原因,因为争议太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郑国光:因为我们的气象服务针对的是广大百姓,属于公益性的。但是也有专门、特殊需求的人群,比如说有一些登山爱好者,一些经商的人。比如假期可能有雨,商场就多进点雨伞,这是一些商业行为,就需要专门的气象服务,我们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做一些专门定制,这个在国外是比较普遍的。但我们还是强调能够尽量提供公益性的服务,因为气象服务是满足绝大部分老百姓的普遍需求,但有一些营利机构有特殊需求的,根据双方协调,聘用专门的人员来制作专门的服务产品,选择走市场机制。

  为了提供这样专门的气象服务,全国气象部门聘用了近14000人的合同工。因为现在编制越来越少,原来气象部门的编制是7万人,现在是53000人,逐年在减少。但是社会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怎么来满足?不可能给你增加人,虽然我们希望增加人。比如说在过去,气象部门是没有电视天气预报的,现在是国家、省、市级,直到县级都需要电视天气预报,现在全国有8000人从事电视天气预报的编导、制作、传输工作。这些人的经费从何处来?所以通过电视广告的收入来养自己。还有一部分人从事防雷工程及检测工作,为特殊用户提供专项气象服务等,这些服务对整个的气象服务起了一个补充、促进的作用。

  北方冬麦区大旱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

  主持人:老百姓对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在意,因为和他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您说极端天气多了,对很多人的影响都会很大。也有人说气象问题不光是天气的问题,也有一些人为的因素。最近有一些媒体指摘中国之所以最近出现干旱,与其说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不如说是和我们的水库建设、南水北调的小环境发生改变有关,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郑国光:我不赞成,现在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和人为因素相关。这次北方冬麦区出现持续干旱,我觉得是一种大气环流形势的异常造成的。去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非常罕见的,这种大气环流的形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少见,南方的暖湿气流源源不动的输送,北方的冷空气一股一股从青藏高原北侧下来,暖空气和冷空气结合就产生了降雨(雪)的天气。

  但是今年的大气环流又发生了另外一种变化,气流很平直,西南气流上不来,没有水汽,冷空气一股一股的南下,今冬连续三次寒潮天气,这在过去几年是少见的,但没有暖湿空气,配合不上就没有雨,就导致了冬麦区少雨,而且持续时间还很长,因此我觉得这是大气环流异常的表现。

  不仅仅在中国,我们周边的韩国、蒙古国、澳大利亚都是持续的干旱,包括南美的阿根廷也是少雨,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干旱,不仅仅出现在中国。

  主持人:您觉得中国的环境除了年初的干旱之外,到汛期会不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作为中国气象局的局长您是不是可以率先发布一个预警的消息?

  郑国光:气象局长也要尊重科学的。我们在本月26日要组织国内专家来预测一下3月份的天气。对今年汛期的天气预测,我们也是按照资料获取的情况来看,在4月初将作出今年汛期(也就是6、7、8月份的气候)的气候预测,那个时候我就会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

  从目前整个中国气候特点来看,3月份雨水偏少,但是3月份和历史同期相比是多是少,到本月26日气候专家会商之后将会得出结论。从历史平均来看,我国北方3月份的降水量要比2月份少,一般春旱都发生在3、4月份。

  气象是公益事业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类产品

  主持人:您是否排斥把气象变成产业化?

  郑国光:我不赞成提气象产业化,气象还是一个公益性的社会事业,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部门将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产品。

  包括我们给林业、农业、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主持人:您是要靠这种方式来做大公益事业,比如提供更大的就业,提供更多气象衍生的产品?

  郑国光:因为气象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这是对气象部门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既要提供基本服务的产品,因为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所以我们在气象部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正逐步的给社会提供更多公共服务的产品。我想未来,随着气象部门业务、服务能力的逐步提高,气象公益性服务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主持人:您作为气象局的局长,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因为气象局是管天不管人,您更多的是管天气、气候、气象的变化,和其他很多的部门直接的业务联系不是很多。有人说气象部门是不是权力不大的部门?

  郑国光:气象部门是一个给大家提供服务的部门,你讲气象部门和其他部门联系的比较少,其实恰恰相反,现在气象工作和各个部门关系越来越紧密,涉及到方方面面,更需要我们和各个部门主动沟通。我当局长快两年了,我主动和其他的部门联系,他们有什么需求,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气象对农业的影响,我们就要了解农业部门对气象服务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请农业部长到中国气象局来,我们也到农业部去沟通。比如交通状况越来越取决于天气情况,全国一年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很高的,交通部门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受天气影响仅次于农业,所以我们就把交通运输部部长请过来,我们也到交通运输部去,双方还签订了合作协议,我们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比如说高速公路气象预警预报、海上搜救气象保障等等,通过提供这些预报来减少交通事故。气象部门要走出去,不能总站在家里面,要使气象服务融入百姓就必须要走出去。

  主持人:提供服务的话,服务总要有一个指标,你的服务究竟好不好,因为毕竟是国家的部委,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各种各样的行政监督,但是对气象部门有没有相应的考评指标呢?我们知道很多部委有一些任务,如果完不成会有一些惩罚的制度。但是气象、地震等等预报部门在这方面的考评显得有些不足?

  郑国光:是,本身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但我们气象工作者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一个传统。记得温家宝总理对气象部门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气象工作一定要把预报服务放在首位,要做到及时、主动、准确、科学、高效,这就是对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气象工作者一直把气象服务作为我们的立业之本,老百姓衡量气象工作做的好坏,就看你预报准不准,预报及时不及时,服务及时不及时。

  主持人:准确率有多高?

  郑国光:去年平均24小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83.1%,但是为了给自己加一个压力,为了使气象工作更好的融入到百姓和社会当中,今年我们和国家统计局合作,由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大队承担对气象预报的评价,就是公众的满意度。你做的准确不准确,服务的及时不及时,老百姓说了算,让老百姓来评价气象局的工作,这项工作从今年就要开始。我觉得这样非常好,给我们一个动力,也是按照总书记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评判我们党和我们政府的工作还是要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所以我们这次让统计局来调查群众的满意度。

  过去我们内部有一个评分方法,比如北京的预报就看位于大兴的观象台的观测数据,用它的温度预报来衡量北京的预报,我觉得这个不行。预报员为了得到更好的评分就盯着大兴预报,经常北京城区有雨而大兴没有雨,所以市民不高兴。我觉得把这个内幕告诉给百姓,让他们知道过去我们气象部门的问题所在,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些问题,并按照百姓的要求、需求来改进工作,我觉得把自己的内幕告诉百姓也有好处,要接受百姓的监督。

  未来的气象预报准确率将更高定量化程度将更高精细化水平也将更高

  主持人:我们在采访您之前,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如果您见到中国气象局局长的话,您有什么话要给他说吗?"接下来,我们给您放一个采访片。

  采访片问题一:为什么现在气象预报不准?问题二:气象灾害应该能提前预测吧?方便让大家采取措施。

  郑国光:我觉得这些问题提的非常好,过去我们的预报服务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范围大的多,范围小的少,所以我当气象局长之后特别强调把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作为气象业务的核心任务。现在实际上北京经常是城东下、城西不下,或者是城西下、城东不下,如果整个说"北京今天到明天有小到中雨",老百姓就困惑了,经常说预报准确率高,高在什么地方,我这里没有下雨,实际上可能是城东下城西没有下,今后我们要把预报更加精细化,城东有没有雨,城西有没有雨,就像去年8月份奥运期间,预报具体到场馆,比如鸟巢有没有雨,这个雨有多大,这个是未来气象预报的目标,准确率更高一些,定量化程度更高一些,精细化水平更高一些。

  主持人:是不是也取决于观测的整个系统建立越来越严密?

  郑国光:对观测要求更高,就像北京通过奥运观测网观测的数据密度是比较高的,城区5公里就有一个气象观测站,郊区是10公里,这样的密度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还有一个就是数值预报的精细化要更高一些,通过奥运服务我们建立了一套中小尺度的数值预报系统,对预报员从预报流程上作出要求,你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天气预报和过去相比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是要提高准确率。

  2009年国家气象局将改进天气预报流程强化气候的预测预报

  主持人:2009年中国气象局有哪些重大的举措出来?

  郑国光:怎样改进天气预报流程,怎么做好气候预测预报,这些都是重点任务。

  气候预测在国际上还是个难题,但是我们要改进它,就是怎么样滚动做未来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季度的气候预测,而不是等一个时段,或过几个月后再做预测,那不行,现在我们要求对未来一个月每10天进行一次滚动预测。开始可能因为预测时间长度比较长,准确率低一些,但是随着新资料的不断滚动,把最新的预测信息告诉百姓,这样百姓也感觉到预报是陪伴着他们。也要告诉给百姓现在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科学技术水平的现状,所以现在我们要通过一些科普宣传,把现在的技术现状告诉给百姓。

  刚才有位观众讲,说我们的台风预报和国外的差距很大,我可以告诉他,现在我们的预报水平和国外不相上下,甚至在有些方面美国人还跟我们学。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05年美国遭受了"卡特丽娜"飓风,在这之前美国批评中国,把中国在防台风方面做的工作和人权挂钩。在中国如果台风来了,从国家、省一直到村的党组织都要到防台的一线,而且出动部队帮助百姓转移,每次台风来了要转移六七十万甚至上百万群众,这是政府动用部队才做到的。过去美国人批评我们是违反人民的意志强行转移,是违反人权的,但是结果是什么呢?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卡特丽娜"飓风美国是怎么防灾的?气象局预报了飓风很强,你们赶快走吧,至于怎么走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有钱的人和有交通工具的人走了,没有交通工具和没有钱的留下来了,结果导致1700多人死亡。三天之后总统坐直升飞机在灾区上面转一圈走了,后面怎么变化的呢?去年美国天气局预报飓风来了,美国出动了军队也是强行转移可能受灾地区的居民,跟着中国学了。

  我觉得有一些工作要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首位,我想这是政府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我没有想到美国人跟着我们学怎样防御气象灾害,来减少人员的伤亡,说明他也接受了这个教训。

  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主持人:我知道您本人还是"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的成员,我也知道您开了很多次的会议,这些会议当中会遇到一些西方国家指摘中国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国家。

  郑国光:这个和世界气象组织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影响和地位是很高的。这个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我是中国IPCC的首席代表,我也参加了很多IPCC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科学谈判,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上的批评声音是比较多一些。中国现在是处于发展阶段,中国人均排放、历史累计排放还是不高的,现在他们看一个国家的总量,你想一下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有13亿人,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都要排放温室气体,全球人均每年排放温室气体是4.12吨,拿一个人口大国去和一个很小的国家比较,当然我们的排放总量是多的,但是从人均排放总量来说,中国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人均排放量并不是很高。

  第二个是历史的排放,现在的气候变暖谁造成的?那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造成的,当时排放没有约束,想排放多少就排放多少,导致了气候的变暖,如果让我们发展中国家来承担责任也不公平。况且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态度是很积极的,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方法,政府也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我们要发展,我们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能做的,比如说植树造林,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这减少了多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把节能减排作为基本国策,发展清洁能源、水能、风能,现在大力发展风能,这些年风能的发电量成倍的增长。这次奥运会我们是按照"绿色奥运"的理念来办的,我们可以看到奥运场馆的灯光都是LED技术,节能率都在60%以上。由于调整能源结构我们还关了很多小煤窑、小火电厂。

  应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世界上清洁能源的项目(CDM)一半以上都是在中国,我们通过CDM的项目和发达国家进行技术的交流和转让。而且我们把应对气候变化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都是我们的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实质性的行动。我想很多国际友人,包括我们生活在中国的普通百姓也感受到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主持人:我们要高度重视,同时也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不行,有这种自卑感,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

  郑国光:但是要中国承诺什么,我觉得是不公平的,要承诺,首先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责任。按照《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他们做的承诺实现了多少?我们虽然发展的很快,但现在人均排放水平并不高,中国拥有多少辆汽车,美国人均多少辆汽车?在国际谈判上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官员和我讲,过去他们到北京去,北京市民都是骑自行车,现在开汽车的很多,中国对全球气候变暖负主要的责任。我认为这个是不公平的,难道西方人可以开汽车,就要中国人骑自行车吗?就像过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感觉。

  主持人:我们非常感谢郑局长,同时我们也希望您所领导的中国气象局能够像卫星一样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郑国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财政拿出那么多的钱支持气象现代化的建设,支持建设世界一流的气象现代化装备是很不容易的。连发达国家的气象局长到中国来都非常感叹,给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讲,中国政府如此支持气象工作应作为全球的一个模范、典范。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气象局长到中国来,他们回去后都把中国政府如何重视气象工作的经验告诉他们的政府。

  所以,我作为气象局长,中央如此重视气象工作是我工作的一个动力。老百姓也非常关心,我觉得老百姓的关心对气象工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我一直在讲,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气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编辑:杨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