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立法与监督
“保障民生必须首先了解民意,在这个意义上,‘开门立法’无疑是一个重要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韩德云说,重要法律草案要在全国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这将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更广泛地凝 聚共识,提高立法质量。
(本报记者 左娅)
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本报记者 曲昌荣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鲜明地提出坚持人大正确政治方向,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人大依法履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职能,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对台戏”,是人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重要实现形式,政府接受人大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人大去年不平凡
本报记者 朱磊
“在不平凡的2008年,人大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大迅速调整工作计划,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杨永茂说:“人大还就修订防震减灾法、灾后重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让灾区群众充分感受到了真情与温暖。”
“人大代表生活在人民中间,代表人民利益,要树立为人民监督的理念。”
——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培山说。
(本报记者 徐元锋)
“人大监督促使‘一府两院’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额尔德尼说。
(本报记者 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