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首页 | 要闻 | 本网关注 | 代表委员面对面 | 最新消息 | 新闻发布会 | 热点话题 | 视频 | 提案议案 | 权威解读 | 代表委员之声
字号:
两会前瞻:新挑战新起点 十大民生话题料将成焦点

  时间:2009-02-25 09:15    来源:中新网     
 
 

  编者按:世所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注定令三月初开幕的中国二00九年全国两会镌刻出非比寻常的历史印迹。刚刚走过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中国,面对全新挑战,能否从容应对?站在崭新起点,如何谋划未来?民惟邦本,本固邦强。藏蕴其中的民生二字,为困局解锁之匙、为改革动力之源,更是持续发展之道。中新社自十五日起特推出《两会前瞻》系列稿件,敬请关注。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五日电题:新挑战新起点 进取中国民生闪耀

  中新社记者 翁阳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本质就是为中国广大百姓争取利益的最高民主政治舞台。

  如同以往,民声民意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已汩汩泉涌。然而,今年两会又不同往昔,因为早已习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正遭逢进入新世纪后的最大威胁。中国过度依赖外贸的软肋,在尚未见底的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前暴露无遗,这倒逼中国从扩大内需中寻找增长。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扩大内需,民生为先。十大民生话题料将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焦点。

  ——就业严峻声声告急。两千万失业返乡农民工与六百万新增大学毕业生之叠加效应,令保就业成为执政者“燃眉”要务。从数月前紧急启动四万亿元人民币巨量投资,到近期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陆续推进,同时限制裁员人数、鼓励企业有所担当,足见政府之决心。在第二产业劳动力吸纳趋向饱和的情势下,如何破除结构矛盾,向第三产业充分挖潜,方为长远之计,亦应通盘考量早做谋断。

  ——社会保障加速前行。即便在今年春节期间,无数百姓依然对关乎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法草案积极建言献策。这部具有奠基性意义的法律,旨在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公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消除百姓后顾之忧,提升信心、增强消费,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其加速推进人心所向。

  ——教育沉疴亟待根除。本月六日,中国教育部就“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等影响教改全局的二十个重大问题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旋即引发全民热议。此后,一篇高三学生发出“我快被逼疯了”的绝望呐喊,经媒体刊载后再激舆论千层浪。为国者以正学为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城乡和区域教育资源差距明显,尤其以高考为代表的应试体制对创造能力、道德塑造的压制忽略,对于破除以上积弊,社会共识久矣。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中国市场上还有能喝的奶粉吗?祸及数十万婴儿的三鹿事件余波未了,行业重振始见起色,中外多家知名公司乳制品又入“毒奶门”,不过此次除了奶粉,牛奶也被卷进其中。大企业无德尚且如此,更何况全国各地难以算清的食品作坊。怎么监管?一是严刑峻法,二要推动行业集中度,三要向可做标杆的出口食品企业汲取经验。

  ——医改细则即将揭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百姓长久翘首以盼。充分汲取国民意志,未来三年总投入八千五百亿元的新医改方案细则,有望在两会前向社会公布。回归公益方向的新医改目标明确,提振人心,其重点目标之一是用三年时间建立全面涵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基本医保制度。

  ——收入分配公字当头。最新焦点是中国某家大型证券公司,在作为其衣食父母的全国股民、基民蒙受巨亏之时,却向员工发放百万薪酬。此事一经曝光,指责质疑铺天盖地,政府迅即对金融国企高官最高年薪进行封顶以平众怒。毋庸置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悬殊,分配不公,是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之重大羁绊,兹事体大,倘再拖延,贻害无穷。

  ——环境保护警惕覆辙。面对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四年前中国诀别极端发展,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两年前的中共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更被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数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严审污染项目、加大环保投入等举措,中国环境破坏呈现放缓。当前尤须警惕的是,万不可因拉增长、保就业之当前需要而复归旧路,令关涉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半途而废。

  ——楼市泡沫仍未挤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当代中国百姓的一个梦想。然而近年来,大多国民的收入增长与飞涨房价之差距越拉愈大,即便在当前的楼市低谷,人们依然只能望楼兴叹。如何通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挤压商品房不合理泡沫,同时避免重创牵涉众多就业的房地产,尚待决策者平衡拿捏。

  ——反腐倡廉监督缺位。百姓视腐败为仇寇,举凡民生资源皆有腐败之手巧取豪夺。虽然中国反腐力度不断增强,更有出台制度反腐、预防反腐等重大举措,但腐败蔓延加重态势未有扭转。原因何在?监督缺位。日前,中国某地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和官媒认同以“人肉搜索”为手段的网络监督,可谓切中肯綮。愿以此为突破,早日构建起让腐败者无处遁形的全民和舆论监督体制。

  ——震区重建情牵国人。从全力援救到倾力重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政府与国人一路携手同行。时至今日,对于灾区同胞的衣食住行、生活冷暖,社会依旧心系情牵。经历过充盈巨大哀恸与人之尊严的国殇日洗礼,爱心、奉献、坚强、团结、向上等情感已融于生者的心灵和血液之中,成为一笔宝贵的民族财富。

  展望两会,民生关照定将于代表委员、举国黎元中再掀热浪,在议案提案、政府工作报告中亦具可观分量,民生闪耀下的中国但有进兮不有止!
 

 
编辑:杨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