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 题:让信心与行动成为共识——写在两会闭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 秦亚洲 刘宝森 马勇
中国用简短高效的一次两会,完成了对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严峻一年的工作部署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全国总动员。信心与行动成为代表委员和民众的共识。
这次两会上,代表委员客观冷静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困难和希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释放信心和力量的八个方面,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千喜鹤集团董事长刘延云说:“两会不仅部署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吹响了全国人民应对金融危机的冲锋号。我们企业在宏观上树立了信心,微观上应该把握机遇,积极开拓发展空间。”
中国政府这次不仅部署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而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核心是转变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到今天还是逗号,不是句号。
随着两会闭幕,代表委员和民众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化信心为落实中央部署的行动上,转移到了如何将饱满的信心转化成强大的执行力上。
一直通过电视了解两会内容的河南省郑州市市民李兆新说:“这次两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但是如何保证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如何保证这些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地方政府能否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新的焦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委书记李连成说:“中央政策在基层走样,是百姓最为深恶痛绝的现象。中央政策到基层后,有时候成了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我们在这方面教训深刻,代价巨大。”
根据以往经验,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时,往往会加以变通甚至修改。中央每次大规模的投资,地方上都有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重复建设的项目通过各种审批、审核趁机混入其中。而且,某些地方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为当地创造税收和拉动GDP数字的工业项目。
两会闭幕后,把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化为具体行动是全方位的,不应局限于对4万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严格监督,更应该关注资金的投放领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预防重复建设,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中共领导人在两会期间向官员们发出了“依靠人民群众,共渡难关”的呼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部署2009年的主要任务时说,“把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
依靠人民,依靠监督,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也必将成为中国战胜金融危机、共克时艰的有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