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两会述评:挑战确实严峻 机遇依然存在

  时间:2009-03-09 08: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题:挑战确实严峻 机遇依然存在——新华社记者两会述评

  新华社记者 刘健 刘铮 周英峰

  3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团审议时指出,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挑战确实严峻,再一句话是机遇依然存在。

  “胡锦涛总书记的判断,提醒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坚定必胜信心。”连日来,“挑战”和“机遇”成为两会上的热词。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经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后指出:今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挑战确实严峻’这句话切合很多企业的实际。”全国最大的摩托车整车出口企 业隆鑫集团的董事长涂建华代表说,“去年不少摩托车企业停了30%的生产线,而今年国际市场订单仍未有明显回暖迹象。”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并向实体经济蔓延,严峻的挑战首先来自于此。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预计将出现二战后首次负增长。中国外贸依存度已接近70%,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可能“独善其身”。

  向大会提交的议案提案中,分组审议讨论时的现场发言中,代表委员们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唐志国代表说:“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增速下滑。去年,经济从上一年的13%回落到9%,其中四季度仅增长6.8%,连年高增长的财政收入也出现负增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工业企业,农业稳定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也在加大。“纺织企业出口减少了,棉花价格也一下子从每公斤6元多降到了4元多,农副产品出现了卖难、掉价。”来自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华的“棉花账”令人忧虑。

  经济的回落带来的最大民生难题是就业。2000万失去就业岗位的返乡农民、830万城市下岗失业人员、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外部的冲击使得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形势十分严峻,挑战前所未有,但是也要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两会代表委员们表示,总书记“机遇依然存在”的判断,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越是比较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积极的因素,越是要坚定发展的信心。

  “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体制优势。”严琦委员说,社会主义大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中央决策果断,各地纷纷响应,全社会迅速形成“危”中求“机”的共识。

  机遇不是等出来的,往往是在困难中逼出来的。“在此次危机中,最先倒闭的往往是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们多年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危机加速了这种调整的过程。”王越代表从危机中看到亮色。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伴随一次新技术革命。在危机中一些企业关停倒闭之时,往往也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逆市增长。2008年,广东格力电器利税增长5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格力十几年来专注于自主创新。”集团总裁董明珠代表说,格力集团现在的机遇是研发全球第四代变频空调技术,在全球市场上进入“全面进攻”阶段。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转“危”为“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一些深层次改革难以推动,很多是因为缺乏紧迫感,认识不到位不统一。这场危机带来了压力,也提供了历史机遇。”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代表说。

  代表委员们建议,要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关键领域改革。

  机遇常常青睐有准备的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虽然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趋势没有变,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优势条件也没有变。面对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的难得历史机遇,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有措施。

  “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国内庞大的市场和广阔的经济发展纵深,让中国应对危机、寻求机遇都有足够的回旋余地。”王川平委员说。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中国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注意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在拉动当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培育着新的动力。

  挑战中孕育机遇,困难中点亮希望。“经过这场危机的考验和洗礼,要使得中国经济的质量、中国经济的水平、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的话充满信心。

 

2009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杨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