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耀邦等就发展现代农业答记者问(图)
 
 
  来源:      日期:2007-03-06 12:54

 

陈耀邦:要从过去“五保”制度变成农村低保制度(摄影:李艳波)

  中国台湾网3月6日北京消息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陈耀邦、张宝文、林毅夫和王志宝四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下面是本次记者招待会的内容概要。

  陈耀邦:要从过去“五保”制度变成农村低保制度 

  陈耀邦委员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关于建立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是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是我们政协委员这几年提案比较多的方面。城市的低保制度已经建立了,问题是怎么样更加完善和提高标准的问题。

  关于在农村建立低保制度的问题,主要从前年中央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统筹解决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成为了紧迫的问题,还有它的背景,由于农村有些地方的土地被征用,就出现了一些“三无”农民,没有土地、没有职业、没有社会保障,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形成一些社会问题。所以,从解决“三农”里面的所谓“三无”农民问题出发,就很紧迫地需要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两年,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搞了一些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而且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已经解决得比较好。现在的重点实际上是要解决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又是跟扶贫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它跟扶贫工作也有一点区别,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生存的问题,而扶贫的经济开发是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

  当然,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我们过去在集体经济里面也有一个“五保”,对五保户进行生活救助。现在我们要从过去的农村“五保”制度变成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变成一个政府行为,成为一个国家的制度。关于这个问题,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已明确提出来了,是我们今年要落实的一项重点工作。

  张宝文: 今年农业部将从四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张宝文委员就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农业部2007年将从四个方面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一,农业部将继续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转变就是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拓展是拓展农业的功能和领域,提升就是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要强化四大支撑,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支撑、科技支撑、社会装备支撑,以及人才的支撑。

  第三,要构筑六大产业体系,包括粮食产业、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养殖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和生物产业以及农业的服务产业。

  第四,实施现代农业的十大行动,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健康养殖业的推进行动、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促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推进行动、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的水平的提升行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等十大行动。通过这十大行动的实施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林毅夫: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化农业

  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1999年开始,我倡导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的现代化。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跟我当时的设想是基本上不谋而合的。 

  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的目标都是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之上,其他的不管是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等才可能实现。但要提高收入,一定要发展生产。而发展生产当然一定要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现代市场固有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农村的耕地和农民数量会减少,要满足我们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生产力也必须不断提高,而现代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也就稳步提高了。

  今年的1号文件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的举措,我想文件非常好。同时我也想引用去年总理在“两会”结束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引用的穷人经济学家苏尔茨的一句话,在他的传世之作《改造传统农业》书里提到“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把农业变成现代的产业。

  王志宝:应充分利用除耕地以外的国土资源

  王志宝委员就耕地保护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太多,耕地太少。在这种国情下,如何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这个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家都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泛,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增收范围,但是,在如何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上,多年来我们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我认为甚至可以说还没有解决得太好的问题,那就是,在有一些耕地上,要实现粮食的安全,就要号召农民多种粮,多种粮才能够保持粮食的总量。

  但是,种粮食,大家都知道,比较效益是相对低的,粮食上去了,往往农民的收入也下来了。为了解决农民的收入,我们过去也曾经号召农村调整种植结构,关键就是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上去了,收入上去了,但是粮食又下来了。在我们国家的农村如何解决种粮和农民增收的矛盾,我曾经在政协谈过我的看法,我认为,既要做到粮食增产,又要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应该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

  我的看法是,恰恰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耕地有限,只有18亿亩,而且温家宝总理昨天也宣布了,这18亿亩的红线再不能突破,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以有限的耕地来侧重做好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工作,那就是多种粮。耕地以外的其他可利用的全部国土资源,在兼顾生态和生产这两方面的前提下,大力做好农民增收的问题,除耕地以外的可利用的国土资源,包括我们现在的43亿亩的林地资源,包括8亿亩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资源,还包括43亿亩可治发展的资源,甚至还有5亿5千万亩的湿地资源。实际上,各地在内进行耕地以外的可利用资源的利用上,应该摸索出很多成功的做法,而且达到了额外的效果,包括生态改善了,包括粮食安全得到了保证,也保证农民增收了,甚至促进了我们的扶贫工作。(李艳波)

 张宝文: 今年农业部将从四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摄影:李艳波)

 林毅夫: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化农业(摄影:李艳波)

王志宝:应充分利用除耕地以外的国土资源(摄影:李艳波)

  相关链接:

  陈耀邦: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

  张宝文:男,汉族,陕西兴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国际水稻所(IRRI)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林毅夫: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获奖者,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王志宝: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