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来源:      日期:2007-02-26 15:17

 

  两会调查医改最受关注 政府主导、医德成热词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记者王永霞 朱继东)您对下一步医改怎么看?您想为今年两会提出哪些建议?新华网特别策划推出的2007年全国“两会”专题调查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最受关注。截至目前的调查统计显示,84%的网民认为药价水平仍然偏高,超过93%网民对目前医改成效不甚满意,他们期望政府主导新一轮医改,切实改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让有些紧张的医患关系变得和谐。 

何时不再“看病难、看病贵”深受全国人民关注。

  政府力破看病难题  网民高度关注医改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民生热点,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部部长高强去年年底表示,要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着力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着力于建设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对这一承诺,社会各界高度期待。在新华网调查中,加快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位居榜首,76%的网民把它列为“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改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66%的网民认为影响很大,只有大约10%的网民认为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网民反映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药品价格虚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二是“医疗服务费用太高、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公益医疗机构缺乏、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三是“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差、医疗求助体系不完善”。

     一些网友针对目前我国医改中的“盲点”也提出自己的见解。网友“米米妈”留言:“城市里白领阶层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虽然目前没有出现病症,但普遍需要预防,期望能将医保卡上的钱用于保健。”网友“长不大的女孩”则“希望对不孕不育人群特别关注,并对他们实行医疗补偿保障机制!”

     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医药价格工作守则(暂行)》并明确提出,制定医药价格必须经过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程序。此消息一经发布,网上好评如潮。

  医患关系紧张不容漠视  网民建言加强医德建设

     从药价居高难下,到开大药方、收红包等不良行为,从见死不救的冷漠到转卖病人的利欲熏心,个别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降低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医德问题成为这个时代的醒目“伤疤”,受到许多网民的强烈诟病。同时从去年开始,“医闹”开始成为媒体新的热门词汇。

     医疗服务费用太高、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差、医疗求助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网民建议新一轮医改首先应杜绝的是个别医生为了追求回扣开“大处方”的现象,其次应该禁止多数医院拒绝引进价格较低的药品,医生昧良心收受“红包”的现象……

     新华网友“黄河儿女”、“喝多了也不糊涂”等在帖文中“呼吁高尚医德,呼吁良好医风,呼吁医疗部门真正怀一颗天使之心……人民医疗为人民,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对于医疗执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高强曾多次强调,医务人员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要多为病人着想,提供良好的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加强医患沟通。“医务工作者特别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把自身价值和个人利益寓于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之中。”这也是网民的深切期盼。

  确保新一轮医改顺利实施  网民期盼政府主导

  新一轮的医改,政府绝不能缺位。

     对于新一轮的医改,74%的网民认为应该“以政府主导,加强医疗药品计划价格控制,达到医疗公益效果”。网友“2008笑傲江湖”建议:“没有政府主导的医改注定难以成功。医生工资待遇应像教师一样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实行医院经济效益同医生工资分离。”

     卫生事业尽快回归“公益”轨道,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呼声。高强日前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为群众健康服务,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卫生工作的首要职能是公共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不能把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得过重。

     关于如何保证医改顺利推进,27%的网民认为第一要务是“加强监管,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网民的大量建议还集中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以及“在医改中抓大、放小、保慢”。网民特别提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实行重大传染病的免费救治。另有部分网民提出,医改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确保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

     一些地方人大代表也参与了新华网调查,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杨洪江认为,破解当前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关键在于政府要改革、建立医疗资源分级处理机制。政府首先要转变服务公共意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卫生院所和城区卫生基层服务体系,让农村居民和城市贫困市民能够及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三是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基金保障,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温家宝总理连续两年在会见中外记者时都提到,他看到了新华网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这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网民们也深受感动和鼓舞。新华网今年推出的全国“两会”大型专题调查再度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表明新闻网站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已经搭建起一条通畅的桥梁,网上民意正在更多、更快捷地被政府部门知晓,并受到重视。

  两会代表建议推广医疗责任险减少医闹

  “医闹”是去年颇为“热门”的词汇,其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的无奈。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广州市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就此展开讨论,建议采取措施缓解医患矛盾。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卫生厅原副厅长王智琼准备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有关修改执业医师法,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提案。

  王智琼告诉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将近8年了,是时候对其进行一些修改补充,包括医师维权、改善医疗环境等等方面,她建议,把医疗责任险也写入执业医师法,由政府进行推动。王智琼说,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难保不会出现意外的医疗事故,一旦发生,不但要承担经济损失,还要面对“医闹”等威胁医生人身安全的行为。现在很多高风险行业都能买保险,而不少发达国家的执业医师都必须买医疗责任险,但目前我国实施医疗责任险的城市却寥寥无几,只有北京、上海等开展了试点,深圳将于今年实施,广州则还在研究阶段。

  “医疗责任险可以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缓解医患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在推广上还存在困难。”王智琼表示,目前难开展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保险公司认为风险太大,不愿承包;另外,则是自负盈亏的医院不愿花钱投保。因此,需要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的重视,推动其发展。

  王智琼说,自己一直都在收集有关医疗责任险的相关资料,并对此进行调研,去年广东省医师协会举办过相关座谈会,医生们都认为购买医疗责任险是缓解医患矛盾的好方法,而在春节期间的一些迎春茶话会上,这个话题也是热点之一。不少医生都说,“医闹”不能全怪病人,毕竟人家来医院是为了看病,不会无缘无故吵闹,但医生很多时候也很无奈。如果医疗事故带来的经济压力能由通过买保险的方式进行化解,医院不会逃避,患者又能拿到补偿,那医患矛盾就不会激化到“医闹”的程度。

  来源:信息时报 2007年02月26日

  河北村医对话温家宝16分钟 为两会献计献策

  凭借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刘书君被乡亲们称抗击病魔的主心骨。  
  
  中新浙江网2月12日电 44岁的刘书君是邢台县浆水镇水门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从19岁起子承父业,走上行医道路,20多年来,他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深得当地群众信任。2月6日,他幸运地代表全国86万乡村医生,在北京中南海受到温家宝总理会见,为温总理介绍了家乡农村的医疗卫生情况,并为总理今年“两会”要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

  现场回放

  与总理对话16分钟

  刚从北京回来的刘书君告诉记者,在座谈会上除了见到温家宝总理外,还见到了吴仪等诸多只有在电视上才可以见到的中央领导,“心里格外激动”。特别是在与温总理对话时一开始的那段,他印象很深,按基层代表们的发言顺序,刘书君是第7个发言。

  “在前6位发言时,温总理主动叫到他们的名字。”刘书君说,“轮到我时,我自报家门:总理好,我是邢台县的一个乡村医生。我的主动引起温总理的格外注意,‘你是一个乡村医生,也就是赤脚医生啊。’我应道,‘是,也就是赤脚医生。’总理又问我,‘你是跟谁学的?’我说,‘我是跟老父亲学的中医。’”简短对话之后,温总理的平和让刘书君紧张的情绪一下子舒缓下来。

  刘书君说,他在与温总理对话时发现,温总理比日常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的还要平易近人,“当我告诉他开‘十六大’用的就是浆水的苹果时,他也会表现出惊讶,当我代表当地领导及乡亲们和全国86万乡村医生给总理拜年时,他同样也要给我们拜个早年。”

  温总理及其他领导给刘书君的印象,除了平和,就是认真。

  他向记者回忆说:“领导都特别专心,时不时地记录着,有时还会打断问你问题。比如,当我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时,吴仪副总理问道:‘你村的参合率是多少?’当我希望政府能对乡村医生给予一定补助时,吴仪副总理问我,‘卫生所有没有收入?’当我回答说‘有,是药品上的一点利润。’吴仪副总理又问,‘你们在药品上加多少?’等我再回答道‘10%稍多一点’时,吴仪副总理点点头说,‘国家规定的是15%。’”

  刘书君说,此次进京,温总理那特有的微笑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我大致记得,在我汇报的过程中,温总理总共笑了6次,其中包括拜年、向乡亲们问好等。同样,温总理每一句话无不透露着一个大国总理忧国忧民的情怀,像‘我就是想知道最基层老百姓的事’、‘你回去转告你那里的老百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们会永远办下去’、‘在城市住院,老百姓肯定是治不起的,我很理解老百姓的困难。’等,让我非常感动。”更让刘书君高兴的是,座谈结束后,温总理说:“平时我们开会是不照相的,今天跟大家合个影,照个相,谢谢你们。”这让所有参加座谈的代表们非常激动。

  不期而至的电话

  2月10日上午11时,在邢台县浆水镇水门村的卫生所内,刚刚从北京回到家乡的刘书君提起与温总理一起探讨农村医疗的事,言语措辞就会失去平常的连贯,“想起来就兴奋不已”。其实直到1月30日,刘书君依然不太相信自己能见到总理,“领导每次给我打电话,都用‘有可能’。”

  1月27日,刘书君突然接到邢台市卫生局基础服务科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对方说“一会儿卫生部有人要与你通电话”。“两分钟后,北京打来电话,但那些话题跟我的工作领域关联不太大,聊完后,对方说有事再联系。”一头雾水的刘书君也没有太拿这当回事,继续像往常一样为山区的百姓看病出诊。

  两天之后,邢台县卫生局打来电话称,卫生部农卫司要来邢台,有可能要到浆水镇水门村走走。“其实那会儿领导已经到邢台了,他们在民间已对我的事进行了走访。”刘书君事后说。

  代表86万村医进京

  1月30日,邢台市卫生局告诉刘书君,他将有机会去北京向总理汇报情况,“当时只是说,汇报的工作就是乡村医生的体会以及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意见,其他没有。”这时,刘书君才知道领导们为什么接连给他打电话。

  2月3日,刘书君启程抵京。2月4日,刘书君又兴奋地获悉,自己将非常荣幸地与温总理面对面,并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

  2月6日下午2时50分,刘书君与其他11名基层代表一起走进中南海会场,10分钟后,他们将代表各自的领域一起要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刘书君代表的是全国86万乡村医生。

  为什么自己会被选作基层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刘书君分析说,自己刚刚获得“2006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此外,获得这个称号的基层医生“邢台1个,河北省15个,全国200个,领导选择的范围就会因此缩小。”

  与总理谈农村医疗

  2月6日下午5时10分至5时26分,16分钟的时间内,刘书君得以与温家宝总理面对面。

  刘书君首先给温总理汇报了家乡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的一项好制度,除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的,当地村民全员参加了合作医疗;当地政府投资13万元修建了卫生所,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国家拿钱对乡村医生进行免费培训是个好政策;国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对当地控制传染病起到很好的效果。

  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让刘书君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了很深的理解,“在第16页的‘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中,谈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但没提农村卫生的问题,我希望能加上;第23页中‘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卫生室’后应该加上一句‘加强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刘书君的两个建言均得到温总理认可,在谈到第一个问题时,温总理说:“行,我一定好好看看,如果没有的话,我一定把它加上。”对于第二个问题,温总理则说:“对,卫生所是硬件,培训是软件,都要有。”

  刘书君将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也如实汇报给了总理:

  一是合作医疗确实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有一些大病老百姓还是看不起,希望国家再多投入一些,农民也多报销一些,让农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一些。

  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农村心血管病、糖尿病、骨关节病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希望国家加强这些方面对乡村医生的免费培训。

  三是乡村医生在疫情报告、健康教育等方面承担了很多的公共卫生任务,希望国家能给乡村医生点照顾,鼓励大家更好地在农村为群众看病治病。

  愿为乡亲服务一辈子

  中医出身的刘书君对中医面临的问题也心存忧虑:“中医治疗往往效果好、方便和价格低廉,之前我经常到山上采药,可以直接采用,但现在药监政策不允许,中药材必须从市场上购进,也就是说,自己种的药材必须先卖到市场上,再经过加工,然后自己再购进,再用于治病,多个环节必定增加中药材的成本,所以最终造成老百姓看病成本加大。”

  “我的汇报温总理和吴仪副总理都很重视,他们不时地用笔记录着。”刘书君说。

  刘书君有一家四口,一家四口每年可供支配的资金不足2万元。因为生活工作上存在实际困难,他曾一度受外界诱惑想到更好的地方行医,但此次北京之行让他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我感到这是总理和政府对我的认可和重视,总理希望我为农民服务一辈子。我已答应总理,山里的乡亲们需要我这个医生,我也愿意为俺当地的父老乡亲服务一辈子。”

  人物素描

  村医刘书君25年行医路

  刘书君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受父亲刘万亮熏陶,19岁高中毕业后就毅然选择了救死扶伤的道路。邢台县浆水镇水门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交通不便,医学书籍短缺,他就到外村医生处借阅,几年内他和他的医术得到乡亲的信任和推崇。

  乡村医生的“父母心”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书君奉行“医者父母心”的古训,视患者为父母兄妹,不论山高路远黑夜白天,一声呼唤、一个电话他都立刻出诊。

  山区的农民生活相当艰苦,在“非典”时期,全国上下中药价格急剧上扬,根据卫生部推荐处方制煎中药汤剂,刘书君及时分析情况,科学组方,亲自带领群众翻山越岭,跋涉60余里采挖中药,及时发放到各村民小组煎中药,搞预防,并将多余的中药无偿捐赠给邻村,帮助防治工作。当年,刘书君被邢台县卫生局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水门村有316户,1029口人,分散居住在15华里长的9个自然山村,虽然及时出诊,但仍免不了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对于这种情况,刘书君时刻在想,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应当在山区重点体现。在每年的春天,感冒流行,他就号召群众搞预防,熬“大锅药”,亲自备柴、抓药、煎药,然后通知乡亲领取,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区,还监督他们服药。对于农村的卫生习惯,他经常宣传讲解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性。

  乡亲抗病的主心骨

  刘书君还是邢台县人大代表,始终关注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2003年,国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出台,他率先在县人大会议上提出实行“新农合”,2004年再次呼吁,推动“新农合”工作2005年底在邢台县正式启动,此项建议被邢台县人民代表大会定为“2005年十大好建议”。在浆水镇,只要提到刘书君,乡亲们就会说:只要每天都能看到刘医生忙碌的身影,俺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就不怕病魔的侵害。

  25年的乡村医生生涯清苦异常,但很多外出赚钱的机会,刘书君都一一放弃。他常常记起父亲说过的话,“你是当地百姓培养起来的医生,你要为这方老百姓服务”。言此语时,刘书君眼角湿润,神情凝重。(张会武)

  来源:中新浙江网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