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      日期:2007-03-02 18:16

 

  中国台湾网3月2日北京消息 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吴建民在会上介绍了本次政协会议的议程安排,同时就政协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吴建民首先介绍了本次政协会议的有关情况。他介绍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定于3月3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15日上午闭幕,会期12天,在明天的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将作政协常委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将作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政协委员将列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吴建民表示,政协大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开幕会和闭幕会,参加界别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将听取大会发言,参加委员讨论,听取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也将听取委员们对“两高”报告的意见。

  吴建民指出,这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各党派团体的各族各界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就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协商讨论,议科学发展之政,建社会和谐之言。委员们还将围绕讨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对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吴建民表示,本次大会将分别以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政协统战工作为主题,组织三场大会发言,本次政协会议的开幕会、闭幕会和三场大会发言将安排中外记者采访,一些小组讨论会和界别联组讨论会将向中外记者开放,具体安排将由新闻中心通过全国政协网站提前公布,部分提案也将在网上公布。新闻中心还将受理中外记者其他采访申请,为大家采访报道提供便利。 

  大会期间,我们将举行两场中外记者招待会和一场集体采访活动,记者招待会的主题分别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集体采访活动的主题是“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届时将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出席,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吴建民说,现在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截至2日中午12时,在2267名委员中,已经有1159名到大会秘书处报道,目前大会秘书处已收到提案324件,大会发言稿332份。

  政协委员关心民生问题

  在新闻发布会中,吴建民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指出,对于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老百姓非常关心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也都非常关注。

  他指出,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我做了粗略的统计,一年来,仅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面的提案就有900余件,占提案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这足以证明政协委员就像我刚才讲的那样,对于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吴建民说。

  吴建民并举例说明指出,关于春运车票涨价这件事情,从2004年开始就有197名委员对铁路春运客票价格浮动政策和实施效果提出了47件提案,反映了他们的看法。就提案反映的问题,贾庆林主席、王王忠禹副主席对这个提案非常重视,2005年7月份的时候,王忠禹副主席专门召集了政协和有关部门一起开会研究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会与铁道部等部门多次协商讨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新出台的票价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实惠,算一笔帐,不涨价的话,政府少少收入3亿,这个钱给消费者了,特别是给一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

  换届等工作将开始 政协工作会越做越好

  在回答有关下届全国政协换届等有关问题时,吴建民介绍道,全国人大和政协都将于明年上半年换届,他并指出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政协工作中央去年发表了文件,说明对政协工作极大的重视,有两句话:要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这个话不是偶然的。

  他说,今年是十届全国政协最后一年,换届等各项工作也将开始,全国政协将按照政协章程的规定,认真研究政协换届有关问题,相信政协的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田云鹏 李艳波)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吴建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摄影:李艳波)

  小资料:

  吴建民简历:1939年3月30日出生于重庆,汉族;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分配到外交部。外交部安排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再读3年翻译班(研究生);1994—1995年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1996—1998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98—2003年任中国驻法兰西共合国特命全权大使;2003年7月至今,任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12月至今,任国际展览局主席。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台湾网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