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每年食用玉米需求量仅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玉米已经从家庭主食转变为饲料和工业的主要原料。作为玉米主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应该如何面对这种转变,平衡玉米市场?在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适度发展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业。
全国政协委员杨国俊认为,适度发展玉米加工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说,发展玉米加工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玉米加工业是粮食市场的“平衡器”和粮食安全的“蓄水池”,可以更好地调控玉米市场余缺,避免农民卖粮难、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东北调出的玉米也主要用于饲料和深加工,在东北就地进行玉米加工转化,改变的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布局,并没有改变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作用。同时,发展玉米加工业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还可以解决大量人员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杨耀寰认为,发展玉米加工业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保障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玉米产业区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业,将玉米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可以加快地区工业化进程,缩小地区差距,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建设一批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可以整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尽快提升产业层次和整体竞争力,可以避免我国玉米加工产业受到国外企业的冲击以及外资收购现有企业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的新威胁,起到既实现产业升级,又能保障产业安全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缓解铁路运输压力。我省季节性物资集中运输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在我省发展玉米加工业,使玉米原粮大量、集中外调,变为深加工产品适时外销,可以大大减少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是缓解铁路运输压力的有效途径。
为此,杨国俊建议国家采取综合性措施,支持黑龙江省适度发展玉米加工业。建议国家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支持玉米主产区的深加工项目建设。鉴于国家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玉米加工热现象,采取宏观调控时,不要一刀切。考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以及《全国“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纲要》确定的区域布局,玉米深加工新增能力要向东北等重点产业倾斜,加大国债资金支持力度,支持黑龙江省使用当地玉米建设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
杨国俊还建议国家协调商业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增加对东北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贷款规模。同时,调整玉米出口政策,适度减少玉米出口量,保障国内大型深加工企业的需求。(记者 郭铭华 王雪梅)
来源: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