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时政-人大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两会与两岸
两会与两岸


 

在“不变”与“变化”中享受实惠—─港澳代表委员谈“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来源:      日期:2002-03-15 15:45

  维多利亚港湾百舸争流,中环商业区人潮涌动。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正以其特有的活力与优势,沉着而自信地应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在与之隔海相望的澳门,经济乃至旅游博彩业的崭新发展,正使这一闻名遐迩的“南海宝石”焕发出熠熠光彩。

“在保持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港澳地区‘变’得更有活力和魅力。我们享受到了实行‘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惠。”参加“两会”的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兴基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施祥鹏说,“一国两制”本身就包涵了一个“不变”与“变化”的辩证关系。他分析说,“两制”是指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澳门则继续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不变”;而“一国”表明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祖国是香港和澳门的坚强后盾,港澳地区与内地关系愈来愈密切,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愈来愈广阔,这就是“变化”。

香港国普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朱树豪委员认为:香港在回归后保持了健全的法制和规范的市场秩序,尽管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但成熟的自由经济体制、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香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保持了世界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去年仍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和‘全球最好的营商地区之一’,这就是有力的证明。”香港工会联合会理事长郑耀棠代表说。

对于这些“不变”,澳门代表委员也有着相同的的认识。澳门日报社社长李成俊代表说,澳门基本法规定的“不变”,使澳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期的赌权开放进一步明确了“舞照跳、马照跑、赌照开”的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到澳门的游客人数不断创造新高。

“回归后,港人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民主与自由。”年逾八旬的全国政协常委、香港《镜报》社长徐四民说:“昔日对于伦敦派来的总督,港人哪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港澳代表委员如今在京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监督,是港澳同胞政治权利‘变化’的又一个体现。”

回归后,香港、澳门同胞“可以分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和伟大尊严”,这是港澳代表委员在谈到“变化”时的一个共识。他们说,董建华、何厚铧两位行政长官分别进行了多次出访活动;港澳各自作为单独的经济体,在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庄世平说:“现在港人持特区护照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享受免签证入境的待遇,比过去方便多了。”

有祖国作为强大的后盾,港澳同胞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心里也“变”得踏实多了。香港新泽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朱莲芬委员亲切地把内地称为“母亲”。她说:“香港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但有日益强大的‘母亲’作为靠山,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心里都有底了。”

她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危难中的香港是“雪中送炭”。目前为提振香港旅游及零售餐饮业,内地又实施了取消“香港游”配额的支持政策。“更重要的是这些关心和支持给港人带来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特区,与祖国内地的经贸关系“变”得更为紧密,这种紧密又使港澳企业界的发展充满了更多的机遇。香港长江制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永棋代表说,香港以前在确定发展目标时,眼光局限在狭小的空间,现在可以依托广阔的祖国内地进行更为长远的规划。有了这种规划,香港打造“动感之都”,确保世界重要经济中心地位就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编辑: system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