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热评“两岸军事互信”

时间:2010-08-02 08:4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7月30日表示,为了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方面的一些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适时进行一些接触和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至于说到两岸军事部署的有关问题,我想可以在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时候进行讨论。”

  这一表态引发了台湾岛内各界尤其是媒体的高度关注。

  《联合报》刊出淡江大学教授赵春山的文章说,对于大陆军方在两岸签署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首次在公开场合释出这个讯息,“我们除了表示肯定外,并且认为这是一项善意的举动。”

  赵春山认为,这次谈话之所以引起外界高度重视,还因为它再度提及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敏感议题。有岛内学者认为,如果就广义层面解释,两岸目前实际上已在进行若干“信心建立”的过程,其中包括文教交流、经贸协商等。

  台湾《经济日报》引述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张冠华的分析表示,两岸先要有政治互信,才会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现在最需要的是,在增加政治互信上向前。

  除了谨慎的“乐观其成”外,台防务部门同时表示,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将依“先经后政、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政策指导,配合两岸协商进程。

  台湾“中央社”7月30日引述台“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的话说,两岸经贸交流所衍生的问题仍需透过两会协商机制平台处理,等经贸议题解决了,包括军事互信在内的两岸关系才能有正面发展。

  不过“陆委会”在7月30日的书面声明中,也间接表达了不排除未来商谈这项议题的态度。据台湾媒体报道,“陆委会”已和台当局防务部门成立“联合任务编组”,针对互信机制进行先期研究。

  对此有岛内媒体认为,两岸都应抓住历史际遇,让两岸关系循序渐进地向前拓展。从这个角度看,大陆愿意调整步伐,当能赢得台湾人民的好感,增加双方的互信。

  台湾《联合晚报》的特稿评论说,从去年至今,两岸军方接触也开始“热络”。除了过去的孙子兵法学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外,今年也增加两岸退役将领高(尔夫)球赛、座谈会等交流,由“传话”时代,变成直接交流。这大大扩增了两岸军方交流的可能,也逐步建立起对话的机制。

  《中国时报》社论认为,随着“大三通”后全面交往的启动,两岸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协作难以避免,当局不妨从这个角度看待两岸军事互信的问题。社论提出,“安全协作”启动对话,既“先易”又“渐进”,主要以“三通”为基础,以“非传统安全”(人道救援、海上应急救难、反恐、反海盗和环境生态保护等)为主要内涵。

  这篇社论建议“安全协作”可循三条路径:以“小三通”航线安全为主,两岸定期举行海上救难搜救演练;以“大三通”航线安全为主,双方选定海域或船只,派准军事船只从旁监护,累积两岸互信;以“南海”航线安全为主,在南海范围内,两岸进行人道救援、反海盗及反恐,保持海上生命线畅通等演练,亦可协力维护海洋生态资源。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港澳侨新闻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